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三回 漸進(2/2)

作者:水瓶座·傑字數:7270更新時間:2020-02-26 10:30:00

    另外陸仁專門挑出一些紙派人送去劉表那裏,算是應付一下劉表對優質紙張的急切需求,同時自身的紙張產量卻被他暫時控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對劉表隻說是原材料還沒搞齊。劉表當然不清楚這些,還以為是陸仁的紙張生產還有些什麽問題,就把那些紙自己收用了。這樣一來雖說有不少人知道陸仁在搞新紙,卻也真沒有什麽人注意過。

    不過接下來陸仁又頭痛了。

    首先是陶字。陸仁最初隻不過是隨便搞了一些陶字出來,但真正準備去做的時候卻發現遠遠不是他所想像的那麽簡單。現代的常規漢字就是五千餘個,漢時亂七八糟的生僻字又多。如果說按每個字備十個陶字來算,他大概要準備十萬個左右的陶字才夠用。再者馬鈞精於木工手藝和機械,對陶藝卻是一知半解。讓他雕刻一些木字出來也許行,可十萬個不得累死他?而且沒有達到比較好的尺寸統排版時都是件頭痛事。

    兩個人想了很多辦法,最後還是陸仁突然靈光一閃:“凸字凸字,我幹嘛非要在如何直接做成型的凸字上費腦筋啊!”

    腦筋一轉過彎來他就靈感大發,先讓馬鈞做好數個兩厘米見方、深一厘米的木製小盒,把陶泥在木盒中削平後再軟磨硬纏的找蔡;上寫出許多現時點的漢字,再找來幾個一流的陶匠雕刻並燒製成字範疇。

    字範疇出來後,陸仁再用這些字範疇轉製出一些凸陶字樣,又反過來用凸陶字製出規格統一的陶模板……總之反複數次後他一咬牙下了血取用規格大小已經統一的凸陶模板作為陶範,搞出來青銅製的字!當然青銅製的字不是用來印刷的,而是專門用來製作印刷用凸陶字!差什麽字整好陶泥在青銅字板上一會兒就能做出大小統一的陶字來。他這麽做的目的不外乎青銅製品可不像陶字那麽容易損壞,而且能夠達到陶字大小的基本統為以後的印刷作好準備。

    此外就是陸仁打算把標點符號給引用過來,不過在與蔡過後,隻取用了逗、句、頓、問、感歎這五個。再就是陸仁把紙製書本的大小訂在258cm,22cm的陶字,除去邊框什麽的話每個單頁記載量是兩百字左右。

    陶字的事是解決了,馬鈞與陶匠們也就忙著製作陶字去了。不過陸仁可沒輕鬆下來,因為印刷用的油墨才真正的讓他頭痛不已。陸仁不怎麽懂化學,印刷用油墨是什麽成份他根本就不清楚。當時常用的水墨若是進行少量印刷是能勉強應付,但大規模印刷的話就不行了。陶字出來一些後陸仁自己排了一個版,反複去試用各墨看印刷出來的效果如何。可不是太濃就是太淡,要麽就是掛不上墨,要麽就是紙都沾在了版上。陸仁也不知試了多少次,用去多少種材料,甚至連膠漆、豬油之類的都試過,可仍達不到印刷的相應要求。最後還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陸仁把一些亞麻油添加進他配製的油墨才達到比較好的效果。為此陸仁興奮了好幾天,自己也趕緊把這次油墨的原材料重新記下,並試用多次後才掌握到各種材料之間的比例值。

    轉眼間兩個月過去,陸仁一身黑漆漆的自研究室裏走出來,長歎道:“總算完全搞定啦!兩個月,累死我了!小蘭,我要的熱水燒好沒有?我得好好洗洗這一身墨……”

    陸蘭捂著鼻子過來道:“水燒好好久了,大人你快去洗洗吧。哦對了,大公子劉琦剛剛差了人過來傳話,他現在正在回襄陽城的路上,明天會來莊上和你見個麵,好像還說他帶了誰回來。”

    陸仁聞言一身的倦意立刻一掃而空:“哦!這小子也有能幹的一麵嘛!還真把甘寧帶回來啦!”

    如果您覺得《三國求生記》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