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回 旗誓(2/3)

作者:水瓶座·傑字數:8952更新時間:2020-02-26 10:35:14

    “可是……”

    諸葛亮打斷了陸仁的話道:“陸夷州,其實易京這裏打到現在,我們最初訂下的目的已經都達到了,若再強攻下去反為畫蛇添足矣!”

    陸仁現在的腦子亂亂的,有些沒明白諸葛亮地話,隻是用遲疑地目光望定諸葛亮。

    諸葛亮笑了笑,解釋道:“看來陸夷州在心念雜亂之下有些忘事。我們現在對易京發動強攻的本意並不在破,而是在引。據細作來報,北平郡地三十萬胡虜兵馬,自春後已經有半數左右都集中到了易京守備,另有十萬留守北平城,還有五萬則分擔著沿路的鹿砦修建與沿海巡防。而這一次我們攻破頭道土關,司馬懿聞訊之後更是親至易京領兵堅守。他一離開北平,北平好像就沒有什麽人了吧?”

    陸仁猛然醒悟過來,幹笑兩聲拍了拍自己的額頭道:“瞧我這糊塗勁!”

    諸葛亮輕歎道:“陸夷州,你不是糊塗,而是心中所慮之事太多太多,自己把自己累到了。”陸仁搖搖頭:“也許吧……不提這些。孔明先生,司馬懿已經親至易京,是不是表示他已經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易京這裏來了?”

    諸葛亮道:“應該錯不了。就是不知道袁尚集起的五胡兵權是不是盡在司馬懿之手,如果是的話就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所有胡虜主力的目光都會集中在易京這裏,我們預定的搶灘戰便會輕鬆許多。但如果不是的話……”

    陸仁想了很久,再次搖頭:“這種事情是說不清楚的。早年我曾和袁尚打過一番交道,感覺袁尚雖然有些心機,但因為誌大才疏,為人又比較高傲,若真和司馬懿鬥的話,應該是很容易被司馬懿控製住的人。不過人是會變地。袁尚前前後後也經曆了不少事,到現在會變成什麽樣誰也不知道……再說袁尚的身邊還有沮授和田豐,這二人才智深遠又忠心於袁氏。有這二人在,司馬懿應該不敢輕舉妄動,而這二人也不會輕易的讓司馬懿掌控到所有的兵權才對。”

    諸葛亮微微點頭。曲指算了一下道:“易京的戰事可以暫停一下,陸夷州大可借這段時間邀魏蜀二公同去一趟樂陵。算算時日,江東孫權地兵馬快到了,四家會盟隻在朝夕……若是魏蜀二公不便同去,最起碼陸夷州你要親往一趟,必竟是陸夷州一直在往來奔走,於聯軍而言陸夷州有檄盟之信,由你出麵安撫得了孫權。再者陸夷州也要和孫權麵談才好商議你的雇傭軍與孫權的水軍在海路合兵一事。”

    陸仁道:“先生言之有理。我想想……如果魏蜀二公肯同去樂陵,我會推薦先生暫時主理聯軍大營諸事。先生心中可有數?”

    諸葛亮笑道:“此間往樂陵的行程,走得快一些二十日足矣。而這二十日間要讓亮攻下易京固然不太可能,但保守住聯軍大營,讓胡虜出不得道口。亮卻有這個自信。陸夷州安心的去便是。”

    “嗯……嗯!?”陸仁苦笑道:“先生你說話能不能稍稍注意一點?要我安心的去,這個……好像是為人送終的話吧?”

    諸葛亮楞了一下便反應過來,舉左掌虛掌其嘴。笑道:“亮失言矣!陸夷州勿怪!”

    陸仁擺擺手幹笑了幾聲。望望已經偏西的斜陽,輕輕歎道:“送終嗎……先生,趁天未黑,我們去土關那裏看看吧。

    諸葛亮皺眉道:“陸夷州,你是想幹嘛?”

    “沒什麽,就是想去看看……”

    數刻之後,陸仁與諸葛亮一行人便到了聯軍占據的第一道土關之上。爬上高台箭樓。陸仁取過望遠鏡。默默地掃視前方的戰場。諸葛亮手上也有一個陸仁送的望遠鏡,此刻亦抽了出來細細觀察。口中呐呐自語道:“土厚樓高,弩箭齊備,關前有濠,關上軍兵輪換巡視……這關口的守備布置很嚴,司馬懿地用兵之能的確令人不敢輕視。是不是啊,陸夷州?陸夷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