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87章 發掘內心之寶

作者:星雲大師字數:1638更新時間:2023-10-29 17:09:41
《六祖壇經》說:“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我們內心的財富寶藏取之不盡,何必舍棄自心內在的寶藏,而去求取世間一時的財富呢?縱使求得了萬貫家財,對自己的生死煩惱,又能有何幫助呢? 世界上,各個國家經常為了“能源危機”而征戰,導致舉世動蕩。所謂“能源危機”,就是缺少石油、電力,因此全世界的國家政府,汲汲乎忙著找尋能源,有的到山中探尋,有的到海底發掘,有的人想用廢物改造能源,甚至也有人利用吸取太陽的光熱,轉化為能源。心外的能源固然可以去探勘、求取,但是心內的能源更有待我們加以發掘。 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顏回先生,居陋巷,一瓢飲,一簞食,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這是因為他找到心內的能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尊者,居住洞窟、水邊、樹下,宴坐自然,因為他充分享受了心內能源的富有。護法明君阿育王,施仁政於全國,因為他心裏有豐富的能源。治世仁王唐太宗,他締造了“貞觀之治”,也是代表他心裏的能源充足。 唐朝的大珠慧海參訪馬祖道一。馬祖問:“來此何事?” 大珠答:“求佛法!” 馬祖嗬斥道:‘你自己的寶藏不用,老遠來跟我求什麽佛法?” 大珠不解,問:“我的寶藏在哪裏?” 馬祖說:“現在問我話的‘心’,不就是你的寶藏嗎?” 所以,隻要我們自己覺悟“我是佛”,隻要你肯承擔“我是佛”,那不就是已經找到寶藏了嗎?否則人海茫茫,生死浮沉,沒有發掘心裏的寶藏,而如趙州八十猶行腳,也隻是徒然空費草鞋錢,又何益於自我的生死了悟呢! 佛教不反對人擁有財富、兼取財富,世間的財富對現世的生活當然也非常重要。但是,發掘心裏的寶藏,開發心裏的能源,更為重要。因此,認識自己、相信自己,甚至肯定眾生皆有佛性的人,才是真正擁有財富。你能夠發掘人人本具的佛性嗎?那麽,當下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