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二一章 優勢(2/3)

作者:小灰雀字數:8042更新時間:2020-02-27 03:27:14

    當然人家這也是將腦袋別在腰上來謀這營生,想要在大雪消停後第一時間就運進來,不光要有能預知氣的能力,還有可能因為一步走錯而導致整個商隊全軍覆沒,所以就是賣得再貴,草原上的牧民們也沒話可,而且,對於肯到草原上的商隊,各部落都是禮遇有加,不肯加害於他們的,他們也都明白,如果不能保證了商人的安全,那以後還有誰敢冒險前來?是以,隻要一經發現哪個部落哪一家敢打商隊主意的,這個部落這個家族就將成為全草原眾部族討伐的對象,絕不手軟的。

    但草原人也不傻,你大唐對我們禁運限運鹽茶和罐頭,而鐵器則是絕不允許販運,那我們就也不肯賣給你們良馬,如此一來,兩邊互相限製,沒了鹽茶和罐頭,草原部族的人口增長就很緩慢,從人口上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扳回一城,沒有足夠的人,就沒有足夠的兵來攻城;但同樣的,大唐沒有那麽多的良馬,就也組建不起足夠橫掃草原的鐵騎,因此這也就造成了事實上草原部族攻不下大唐的城池,大唐鐵騎也沒法深入草原,兩邊僵持的局麵。

    如果大唐可以提早組建起一支十萬人的鐵騎,那麽就有可能在李世民還在世的時候橫掃草原甚至將安息大食都納入大唐治下,這比起等到李治子上台後再行事對大唐有利多了,李治子也是個狠角色,但他的弱點就在於耳根子軟,而且又是沒有李世民那樣長年征戰的經驗,謀略膽色上比李世民要差不少去,所以在他上位的時候,雖然糧草豐足,其取得的戰績比起糧草不足時的貞觀時期還要少不少。

    也正是因為李治子的耳根子軟,沒能將北方的威脅扼殺在搖籃中,這可不是王況那種打落水狗就要打死的性格能接受的,在王況看來,大唐皇朝滅亡之後的長達六十年之久的中原動蕩,在一定程度上,李治要負一定的責任,那六十年的動蕩根源,早在盛唐時期就已經深深的埋下。當然了,真正要負起更大責任的,應該還是武媚娘,別看她也搞了個所謂的“之治”,但在對外關係上,卻是縱容多過強硬。隻是呢,既然武媚娘已經被王況列入了必須拉下馬來的名單之上,就不用再考慮她了。

    廖四肩負著培育良馬的重擔,他在朝廷允許他用任何的代價去收購良馬這麽有利的條件下,收來的所謂良馬卻不是草原上最好的馬種,更別跟西域的汗血寶馬比了,是良馬,不過是和中原的馬相比而已。本身起步就低,想要在幾十年內培育出一等一的馬,其難度之大,王況都不覺得有什麽希望,隻不過是他一直不敢將這中擔憂掛在臉上,沒得打擊了廖四他們的積極性,反而是廖四他們稍微有一點成績,都不吝誇讚的,就是想要他們保持著昂揚的鬥誌。

    其實廖四也不是沒有成果的,他派人到草原上去買馬,還是有不少部族和大唐關係密切的願意賣給他馬,但那也隻是少數,靠那點馬是成不了氣候的,遺傳學上有個奠基效應,的就是當某個特性占了多數的時候,其後代出現這種特性的概率就非常的高,而如果這個特性占的比例不高的話,則後代出現這種特性的概率就非常的低,甚至有可能消失不見。所以,想要集跑得快,衝刺能力強,又要能負重,還要耐力足等等特性於一身的良馬,其所要求的一個“奠基”基數必定是龐大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