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五章 盛大的開班儀式(1/4)

作者:深藍的國度字數:11610更新時間:2020-02-27 03:51:32

    第三百七十五章 盛大的開班儀式

    羅嘉民站到了麥克風的前麵,微笑著道:“各位來賓們、各位同誌們、各位朋友們,今是南江省第一屆大學生村幹部培訓班,開班的美好日子,在此我代表中組部向本次開班儀式,表示熱烈的祝賀以及良好的祝願。***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經過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之後,整體的經濟實力有了飛速的增長,城鎮的建設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城鎮居民的生活條件和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我國的農業人口占據了總人口基數的百分之四十九,多年以來因為曆史條件的約束,農村的生活水平和生產方式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改變。”

    看了看下麵的觀眾們羅嘉民接著又道:“但是我們的黨中央不會隻是把眼光都放在城市建設上,從去年開始國務院相繼出台了新的農業改革思路和政策,特別是原海州市吳江縣石橋鎮的黨委書記高建彬同誌,針對目前的生產環境,製定出了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效果是非常良好的,可以在短時間內讓我們的農民群眾脫貧致富,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經過國務院一年多的大範圍推廣實踐,也證明這個模式行之有效,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務院把全國的資源集中向農村進行傾斜,準備在五年內改變現有的局麵,這將是我們的一項基本國策。

    然後羅嘉民道:“既然國家有這麽大的力度想要對農村進行變革,那麽就需要我們的各個行政村有肩負起這項曆史使命的村幹部,引導和執行我們的農業政策,出於一些局限性,現在的廣大農村村幹部無法達到這個要求,那麽就需要各級黨委政府挑選有知識有思想的新幹部,給農村工作注入新的活力,這是曆史性的選擇。我國的人口基數位居世界第一,每年高等院校都有七百萬左右的畢業生走向社會,他們的工作和未來的規劃就成為了黨中央關注的事情,為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安置問題,讓我們的之驕子們盡快的運用所學的知識,為社會為國家為人民群眾造福。”

    最後羅嘉民道:“農村工作的實際需要就成為了大學生安置的第一選擇,大學生都是現代化的知識型人才,完全符合農業改革的需要,所以黨中央支持各級黨委政府培養大學生走向農村,經過高建彬同誌的提議,南江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在全國第一次出現了省級單位的大學生村幹部培訓課程,這對你們來是曆史的機遇,希望你們都要好好地學習,借著這次寶貴的舞台施展你們的抱負和才華,這樣才不負學生時代的寒窗苦讀,謝謝大家

    高建彬等到羅嘉民回到座位上,現場的掌聲停頓了之後才道:“儀式進行第三項,請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周國林同誌發言。”隨著潮水般的掌聲,周國林走到了麥克風前,道:“遠道而來的外國朋友們,現場的同誌們,剛才羅嘉民同誌已經把這次培訓的起源和意義所在講的很清晰了,我就不在重複這個話題。這次將有三千多名學員參加培訓班的學習,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為什麽不在省城培訓而要來到東部新區,按照正常的思維習慣,像是這樣以省為單位的培訓,是要放在省會舉辦的。有些學員們可能關注過這兩年的新聞報道,對於高建彬同誌的名字不會太陌生,也可以如果沒有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的出現,你們就沒有這樣的機會參與到國家的農業改革中來。”

    隨後周國林又道:“石橋鎮模式是全國鄉鎮推行的模式,是高建彬同誌一手創造出來的,從南江省最貧困的鄉鎮一躍成為全國百強鄉鎮,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完全可以是奇跡的誕生在此之前一個三口之間的收入是每年一千多元的水平,而經過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之後,增長到人均一萬五千多元,這是什麽樣的成績,足足增長了三十倍還要多,為什麽黨中央和國務院堅定的支持新模式的全國推廣,就是因為這個模式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裏能夠讓我們的農民群眾走上富裕的道路。高建彬同誌到東部新區上任的時候向省委省政府保證,東部新區將成為第二個石橋鎮模式,你們在這裏學習的是新模式的理論和思路,然後參加高建彬同誌親自教導的實踐,沒有什麽地方更比這裏合適於你們的成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