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一十七章 學習和糾偏(3/3)

作者:深藍的國度字數:8126更新時間:2020-02-27 03:55:19

    潘楊正聽得入神呢,突然被點了名,想了想道:“城市這樣的環境必然是要走向工業化,這也是大的趨勢,農業帶來的經濟不可能和工業相提並論,可工業的發展不是三年五年可以打造出來,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形成經濟支柱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投入的代價非常大,屬於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目前秦江市的財政能承擔。”

    然後道:“而農業的發展和工業發展不一樣,見效遠比工業要快,我指的是在短時間內。隨著我們國家的農業科技水平,逐漸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秦江市有著豐厚的農業資源和先條件,隻要加以合理的引導,給予資金和技術的扶持,收益是顯而易見的,農業有了發展,配合招商引資的途徑,財政方麵也會逐步的得到緩解。”

    高建彬滿意的笑著道:“潘楊得很對,你們就沒有看清楚這一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好高騖遠不是領導幹部該具備的思維,特別是你們這樣的決策者。歸根結底一句話,你們是在跟著別人走過的路,並沒有走出自己的路,也是沒有搞明白,我時常所的因地製宜因勢利導這八個字,具體的含義是什麽!”

    又道:“秦江市需要工業嗎,答案那是一定的,沒有工業的支撐,城市永遠都不會得到裂變式的發展,但是要分清楚先後主次,工業發展不是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你們沒有這個基礎和能力。照貓畫虎的搞,工業沒有發展起來,農業也得不到扶持,這算是什麽套路,我就有點搞不清楚。”

    潘明莉看著自己的寶貝女兒,有些驚訝的發現,似乎潘楊比以前可是成熟多了,有點不敢認的感覺。能夠出這樣的一番見解,而且很正確,自己也就是這個水平吧?

    高建彬在這種級別的談話中,讓潘楊發言,這是一種很好的曆練,也是想要培養她的意思,也許潘家後繼有人了。

    高建彬的理論和實踐的水平相當高,這是領導幹部隊伍公認的,一手開創兩個副省級城市的人,那是絕無僅有的傳奇,不知道有多少年輕的領導幹部期待得到他的指導呢!可高建彬的工作真的太忙了,就算是有心培養指點一些人,也沒有這樣的機會和時間,再也沒有那個交情,潘楊真的很幸運。

    高建彬轉頭對宋博玉道:“博玉,你來看,在市財政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該采取什麽樣的手段,來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你可以結合流星橋鎮的實例,這兩你不是一直在研究嗎?我當年主持全鎮工作的時候,同樣的沒有資金,也沒有任何的高科技技術,要知道有機蔬菜的種植,起來容易,實際上不是那麽簡單的!”

    ps:感謝squirrel0060朋友的月票、打賞和評價,感謝老朋友享受人生10000的月票,謝謝你們對本書的支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