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幕 餘糧收集製(1/3)

作者:閃耀星塵字數:11210更新時間:2020-02-27 05:51:18

    自從瓊軍占領了種子島之後一直到198年4月份,瓊軍的航空兵部隊針對日本各大城市的燃燒彈火攻轟炸行動就沒有停止過。//歡迎來到閱讀 //

    在持續不斷的轟炸之中,日本的各大城市大都已經在烈火中被夷為平地,包括日本的首都東京也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城區被完全焚毀,尤其是瓊軍下一步準備進攻的目標——九州島損失尤為慘重,不但大型一線城市全部被摧毀,甚至就連普通的縣城也沒有逃脫毀滅的命運。而且,相對於那些大型城市來,由於缺乏磚石結構的房屋,這些絕大多數建築都是木質結構的縣城毀滅的更為徹底,往往一場大火就足以讓整座城市灰飛煙滅。

    針對日本城市的轟炸將其工業設施摧毀近半,為了逃避瓊軍的轟炸行動,日本人不得不將剩餘的兵工廠全部被轉移到了農村偏僻地區。

    而事實上,在日本當時的條件下,這種遷移工廠的行動對軍工業生產造成的影響實際上要比轟炸更為嚴重。無論是工廠的拆卸還是運輸以及重新建廠,這些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再加上重新投產的新廠址往往極為偏僻,日本糟糕的道路狀況又使得原材料的輸入和產品的輸出都受到極大的限製。

    此外,由於日本的工業模式是由型的家庭作坊生產各種零部件最後運往工廠進行組裝,而這些遷移之後的工廠往往又在附近嚴重缺乏配套的作坊提供各種零部件,這就使得大轟炸之後遷移了工業的日本生產能力大幅縮水。盡管日本拚命挖潛,停止幾乎全部的民用產品生產用於擴大軍事生產,但是各種武器的產量還是縮減到了開戰之初的三分之二的程度。

    和工業生產能力的大幅衰退比起來,更為令日本人擔心以及讓瓊軍歡欣鼓舞的是針對日本石油儲備的攻擊行動非常成功。

    作為一個極度依賴石油本身卻又幾乎沒有什麽大型油田的國家,日本對於石油儲備的事情非常上心,事實上,在瓊軍取得了製海權封鎖了日軍的運輸線之後。也正是靠著這些石油儲備日本海軍的剩餘艦隻和航空兵的戰鬥機才能夠繼續行動。

    但是,用於石油儲備的儲油罐實在是太過難以隱蔽了,而且這些石油儲備基地由於規模龐大無法徹底封鎖消息。所以在戰爭之前位置便早已被瓊軍所掌握,轟炸開始後的頭一個星期之內這些石油儲存基地便無一例外全部被摧毀,接下來日本的機械化部隊就隻能數著油滴過日子了。

    除了工業和石油儲備方麵的打擊之外。針對日本的轟炸行動還造成了大量平民的傷亡和無家可歸。

    僅僅是對東京一座城市的反複轟炸便造成了00萬人以上的無家可歸者,傷亡人數超過0萬,整個日本因瓊軍的轟炸而造成的難民已經超過1100萬人,而此時日本的總人口也不過是7000萬人多一點,幾乎是每7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失去了一切的難民。

    這些難民給日本的宣傳部門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靠著在國際上拚命宣傳這些因為瓊軍轟炸而成為難民者的悲慘處境,日本在國際輿論上的確掙到了不少的同情分。

    麵對著日本人的輿論攻勢,英法等等已經對民國采取了製裁禁運行動的歐洲列強借著這個機會開始在國內大肆詆毀瓊軍,對日本人的行動推波助瀾。稱呼羅傑是屠殺平民的屠夫,甚至有不少報紙還嚷嚷著要把羅傑作為戰爭罪。反人類罪的罪犯抓到歐洲來接受國際法庭的審判。

    一時之間羅傑在除了德國以外歐洲的名聲簡直到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瓊崖和歐洲的貿易往來也幾乎為止斷絕,僅有的一些歐洲無法生產的藥物盡管可以繼續在歐洲銷售也被強製征收了00%的關稅。

    除了歐洲之外,隨著日本在美國不斷宣稱瓊軍對城市的襲擊完全是為了故意製造難民拖垮日本,再加上各大報紙上時不時總會有一些照片和新聞報道日本難民的悲慘處境。這使得民國在美國的輿論處境非常之不利。進一步的美國政府也不得不考慮到民間的聲音開始對瓊崖的政策產生了動搖,盡管美國當局一直奉行的孤立政策還不至於讓他們直接來一個180度的轉變,從支持瓊崖變到放棄來自羅傑的大量訂貨轉而和歐洲一道去支持已經完全沒有了硬通貨可以榨取利潤的日本。可盡管如此,民間態度的轉變已經在瓊崖對美貿易上麵體現了出來,開始變得更加困難了,而美國當局閃爍不定的態度立場也讓羅傑不得不皺起了眉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