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羅馬王:尼祿·克勞狄烏斯(3/3)

作者:MyKingsKnight字數:8994更新時間:2020-02-27 05:58:41

    發生在羅馬的這一場大火,是由大競技場開始燒起。大競技場位於台伯河的東岸,是在羅馬城的西南部,因為堆滿了帳篷等易燃物品,因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起火的這幾刮西南風,更是助長風勢。當火神吞沒大競技場之後,竟然又往左右延伸出兩股火勢,其中左邊一股向凱旋大街燒去,接連這的凱旋門、布匿戰爭與高盧戰爭紀念牌坊及神殿等,都在刹那間化為烏有。而右邊的這股火勢,則是燒毀了帝國政府官衙以及其他高樓大廈,那些四通八達的街道、商店及民房,也都化為灰燼。結果全城幾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就這樣這一次的大火一連竄燒了六七夜,結果放眼羅馬全城皆為焦土一片!

    尼祿從安提烏姆趕回羅馬來,開放自己的宮殿安置災民,並從奧斯提亞與鄰近的城鎮運糧賑濟。但由於火災所造成的慘重損失,人們普遍懷疑這應該是人為縱火所致。尼祿聽聞有人懷疑是他本人所暗地縱火,為了不使傳言擴大,他便宣稱這場災難是基督徒陰謀縱的火。於是他下令逮捕基督徒,公開地將他們殘酷折磨—釘十字架、披獸皮讓惡狗咬死、將他們釘上柱子做為蠟燭。

    對外:東方的和平

    公元55年,羅馬的東方屬國亞美尼亞發生政變,最後由帕提亞的王子提裏達特斯進入亞美尼亞,並成為新的國王。由於羅馬一向視亞美尼亞為其保護國,流亡的亞美尼亞人士向尼祿請求援助。於是尼祿派遣日耳曼軍團長官科爾布洛,讓他全權處理東方事務。

    在帕提亞方麵,認為亞美尼亞在文化上與波斯相近,因此決定可以自行管理亞美尼亞的事務,毋需照會羅馬。帕提亞國王沃洛吉西斯一世拒絕羅馬恢複舊王的要求,任命自己的胞弟提裏達特斯為亞美尼亞王。58年,科爾布洛率領的羅馬軍團進入東方,與帕提亞—亞美尼亞聯軍展開一連串的戰役。59年,科爾布洛攻下亞美尼亞的國都,將帕提亞的勢力趕出,提裏達特斯逃亡。羅馬方麵則擁立提格拉尼斯為亞美尼亞王。尼祿認為戰爭已經結束,便將科爾布洛調回敘利亞。

    6年,被罷黜的提裏達特斯,在帕提亞軍隊的保護之下,再度進入亞美尼亞。尼祿派帕伊圖斯率領羅馬軍團迎戰,但卻遭到嚴重的失敗,帕提亞再度掌控了亞美尼亞,提裏達特斯再度登上王位。於是尼祿再度任命在敘利亞的科爾布洛出戰。由於科爾布洛的威名在當地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當科爾布洛在幼發拉底河建立碉堡時,引起了對方極大的恐慌。帕提亞方麵不想與科爾布洛接戰,便派遣使者與尼祿商談和平條件。

    6年,帕提亞與羅馬達成協議︰承認提裏達特斯為亞美尼亞國王,但國王的王冠必須由羅馬皇帝授予。提裏達特斯進入科爾布洛的軍營,在尼祿的塑像之前,由科爾布洛代理皇帝為提裏達特斯加冕。後來,提裏達特斯親赴羅馬,尼祿再度為他加冕,並以盛大的慶典歡迎他。因此,尼祿在該地維持了相當良好的名譽,在尼祿自殺之後,出現過三位假尼祿,其中之一曾受亞美尼亞的尊崇。另一方麵,此後羅馬的東方邊境維持了七十年的和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