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03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2/2)

作者:MyKingsKnight字數:8254更新時間:2020-02-27 06:01:47

    於是農民可以安心生產了。

    他們甚至可以光著腳走在泥地裏並且用高傲的目光看著坐在馬車上的商人們。

    因為社會地位。

    實話以中國古代農民的社會地位如果不是官員的權利更高的話很多農民起義都是可以避免的。

    而一個國家如果農民起義了那就代表真的活不長了。

    並不是農民起義可以成功,農民起義從古到今也沒有幾個成功的。

    農民起義隱含的寓意是:這個國家的農民開始焦躁不安,大家都沒有心思去種地了!

    至於這個焦躁不安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結果就隻有一個:糧食大減,為了糧食。大家拚了!

    非洲,是很少產糧食的。

    換句話非洲的殖民地再多羅馬人也不可能收到糧食。

    而糧食的大部分都在馬其頓人的國土附近和羅馬本土。

    雖然這些地方的確好,但是你也不看看羅馬人的軍團有多少——超過三百萬的常備軍人都是要靠國家供給的。

    錢什麽的就不談了,擁有最大的國土和最多資源的羅馬有的是錢。問題是糧食的購入根本跟不上錢的投入,有比用兩倍的資金買同等質量的糧食更坑爹的事情麽?

    有。用三倍的資金去買!

    現在就是羅馬的這種情況。

    而迦太基要好得多,因為是戰鬥民族,生活在苦寒之地,所以迦太基的糧食幾乎大部分都依賴於巴比倫塔。

    聳立在際的巴比倫塔帶來的日照充足,每年都有數百萬斤的糧食從上麵運下來,而這個時候怪物們會紛紛出現。所以每年都要進行清剿。

    而白銀之國雖然戰鬥力標榜卻人口極少,大概隻有兩百萬人左右,分散在白雪皚皚的各地,隻有戰鬥的時候才會被白銀之王的募集命令打動集結在一起。

    就算這樣他們也能0:1的湊夠一個十萬人的整編軍來,十分強大。

    而馬其頓人不用,這個時期的埃及人還是十分富饒的,再加上亞細亞附近甜美的土地,供應超過一百萬人以上的軍團毫無壓力。這裏指的是財政方麵。

    然後是卡美洛。

    卡美洛最為富饒的經濟中心紅葉嶺從八年前就開始收購糧食,當年還不多,但是在一年年年後開始逐步的大量收購,直到凱拉爾上位。

    凱拉爾上位三年一直實行的是軍事管製製度的。

    所謂的軍事管製製度表現在各種工業和農業秘方絕不留出,糧食拒不出口這一條上。

    用高價的奢侈品出口然後用高價回到國內買糧促進經濟發展,這實際上是有規可循的,糧食和錢分別從農民,商人,還有國家之間輪換,而國家付出的僅僅是水果,瓷器和絲綢而已。

    奢侈品換經濟,無比的強大啊。

    這裏就看出科技好的來了,就好像現代山姆依靠武器換石油,朝依靠武器換礦藏一樣,依靠著經濟的力量換入糧食的卡美洛現在的糧食儲備是所有國家中第一的。

    一切都因為凱拉爾那中國人觀念中被深深地植入的一句話: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