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一章 鎮嶽拳(2/3)

作者:非著名作家字數:7264更新時間:2020-02-27 06:46:59

    現在有張昊的點化,宋靜怡學了快一年,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升華。

    當然,宋靜怡隻有修身養性的功夫,卻不懂道行,從另一角度來說,宋靜怡是放棄了道行,隻修本身性命。

    張昊倒是想教宋靜怡道術,不過道術要畫符,宋靜怡不寫書法,沒有筆力基礎,現在練太晚了,後天根基已經成形,至於練習拳術,這也是不可能的,後天根基不僅是筋骨,還包括性格、喜好、專長、習慣等等,筋骨容易練,但其它方麵幾乎是難以扭轉。

    所以宋靜怡的狀態,適合修養自身,升華根本,今後自成神通,這也是他著書立說,為一元道開創丹道的理念。

    以剛正自身為主,以修身養性入道,修習神通,簡化道術,把道術也歸入了神通之一,因為道術出自神魂,神魂出自大腦,大腦也是人體的一部分,歸根結底皆是肉靈基礎,任何人不管後天的根基如何,隻要修身養性,皆可入道,皆可修習神通。

    這種理念很複古,古修士就是單練神通,神通有多種多樣,修行也就有多種多樣,但後世人文發展,特別是道教修士,大多是醫學大家,例如葛洪、孫思邈、陶洪景、李時珍等人,皆是醫學聖人,對人體的認知加深,逐漸把修行歸納為一個完整體係,但修行也因此變得單一。

    正所謂太極而轉,太過單一了,反而約束了修行,張昊提出複古的理念,是為了還原修行,不過他也在思考,如何把神通整理成一個體係,但他現在的境界還不夠,領悟的神通太少,不能總結完整。

    張昊收起了念頭,沒打擾宋靜怡和陳美舒,自己也休息了,身心靜篤,夜裏無夢,方能達至休息的最佳狀態,修養生命,圓滿靈性,道法自然而然。

    第二天,張昊準時醒來,去公園晨練跑步,氣血恢複了七七八八,已經算是亞健康狀態了,最後兩三層巔峰圓滿的狀態,還需緩緩調理。

    柯九也跟張昊一起去公園晨練,這段時間的揣摸,柯九對自身規律已有一定了解,開始重修拳術,練的是一套自創拳法,名曰鎮嶽拳。

    柯九是以拳術入道,當年在華山避難,自行出家當了個野道士,無門無派,住在山洞裏,憑著讀了些詩書,故弄玄虛,自詡是世外仙人,依靠上山香客的恩施糊口。

    說來也是奇聞,柯九是個文武雙全的風流才子,長期流連於秦淮青樓,愛好詩詞字畫,對儒道釋三家皆有了解,柯九也向往修仙,上了華山後,觀看山上的道士練拳,覺得玄妙無窮,於是就偷學了拳術,無師自通,也無人指點拳理,完全是自娛自樂的練,但憑著對修仙的迷信,又久居山林,忘卻凡俗,身心返歸自然,悟性非凡,越練越覺得玄妙,冥冥之中道法自然,修成丹道亦不自知。

    而柯九學拳的那座道觀,位於華山西峰,名曰鎮嶽宮,柯九學了大道,觀看山嶽有感,開創道統拳術,也懶得領取它名,直接就叫鎮嶽拳了。

    鎮嶽拳是閉門自創,脫離了主流拳術,非常奇異,是以“下壓”與“上浮”為發勁,之所以奇異,因為這拳術居然是以對手的身高為基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