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一章 大撤退(2/2)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8462更新時間:2020-02-27 06:44:40

    此時抵抗已經毫無希望,但是第1營在營長徐景明的領導下繼續作孤軍奮戰,寧為玉碎,全營一直與敵拚殺,最後除營長徐景明外,全體壯烈殉國。

    徐景明重傷昏迷,後被當地市民所救,送到醫院救治,後與其他傷兵被轉移至安全區,幸未遭日軍殺害。

    74軍,這是國民革命軍中的一支王牌部隊,他們在抗戰全麵爆發後,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和犧牲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74軍,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組建,由王耀武第51師:轄周誌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濟時第58師:轄吳繼光174旅、邱維達172旅合編而成,俞濟時任軍長,馮聖法繼任第58師師長。全軍共8個團,2.1萬人。其中第58師炮兵營有6門105毫米榴彈炮,在當時是相當具有威力的重炮,曾在淞滬會戰中大顯神威。

    成軍不久即加入淞滬會戰廝殺。甫一接戰,306團邱維達部即讓三百日軍橫屍羅店,74軍一戰成名。

    再戰曹王廟,305團團長,提槍衝出戰壕,率隊猛衝猛突,這個團長叫張靈甫。

    淞滬會戰一結束,未來得及補充的74軍立即投入南京保衛戰!

    南京保衛戰中,其精銳51師在湖熟鎮、湯山鎮、熟化鎮等地與日軍展開激戰,多次擊退日軍進攻,南京淪陷後1師奉命突圍,全師撤至浦口僅有4000人。

    按照撤退當日下午三時唐生智發布的《首都衛戍部隊突圍命令》,74軍的突圍地境應在鐵心橋—穀裏村—陸朗橋一線,可此時全城大亂,通往下關碼頭的道路上擠滿了爭相過江的軍民,你推我擠,相互踐踏,74軍也無所謂突圍地境可尋。

    51師師長王耀武記載:

    “俞濟時等參加開會的人到了長官部,唐生智將已印好的突圍命令立即分發各軍、師長,很快就散了會。這時天已黑,俞見情況緊急,立即派軍部李參謀把命令送給我,並囑我師立即設法過江,過江後到滁州車站附近集結。我即令第151旅到八卦洲附近綁紮木排過江,第153旅及師直屬部隊至下關設法渡江,過江後到滁州車站附近集結.......

    我出了挹江門,走到下關江邊,看到各碼頭上的人很多,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到處亂竄;江裏隻有極少數的船隻,無船的部隊見船就搶,也有互相爭船或木排而開槍的;有的利用一塊門板或一根圓木而橫渡長江的;有的看到過江無望而化裝隱藏在老百姓家裏的。

    我無船過江,正著急時,遇到軍部張副官,他急忙對我說‘軍長和馮聖法等都已過江了,軍長見到戰事失利,早派人在浦口預備好了一艘小火輪,這艘火輪每次可以裝三百多人,叫我來接你和部隊。’

    我即帶著一部分人上船過江,同時立即加派師部副官主任趙汝漢帶著一部分武裝兵,協同軍部張副官接運第74軍的官兵。經一夜接運及自行設法過來的約五千人,武器損失殆盡。至13日天亮,敵人的兵艦已在下關八卦洲的江麵上橫衝直闖,來往逡巡,並用炮向我利用船隻、木排、門板、圓木等渡江的官兵射擊。被敵炮火及敵艦撞翻淹死的很多。”

    王耀武的筆下,最真實的記載了當時南京大撤退時的景象!

    如果您覺得《抗戰之血色戰旗》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