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章 飛機和鐵甲戰車(2/4)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13412更新時間:2020-02-27 06:49:13

    同時期中國空軍共有飛機六百零三架,其中約二百架為教練機和不能作戰的老舊飛機,實有戰機約三百架,這些戰機大多為英、美、德諸國一次大戰後淘汰的老式飛機,許多戰機因為缺少零配件而無法起飛

    抗戰頭三個月,中國戰機損失高達三分之二,盡管英勇無畏的中國飛行員前仆後繼不怕犧牲,湧現像“空軍軍魂”高誌航、駕機撞擊敵艦的沈崇誨、空軍勇士閻海文、紅武士劉粹剛、飛將軍樂以琴等等,他們創造一次又一次以少勝多的空戰奇跡,擊落敵機超過自己損失,但是中國飛機終究越打越少,難以抵擋敵人進攻。

    敵機像烏雲一樣源源不斷地湧來,最終遮蓋中國天空。落後的中國不僅缺少航空工業,同時也缺少購買戰機的寶貴外匯,所以飛機損失一架少一架。而日本投入戰場的飛機卻從“七.七事變”的八百架迅速增加到一千二百架,最高時達一千五百架之多

    中正機隊由空軍最優秀的飛行員組成,著名空戰英雄李丹桂曾任該機隊大隊長,他在1938年“二.一八武漢大空戰”中率隊擊落日機十二架,自己壯烈殉國。

    幾經南北征戰,機隊人員換了幾茬,有空戰經驗的老飛行員所剩無幾,俞世城少尉就是在這個抗戰的緊急關頭提前從航校畢業參戰的。

    抗戰初期,蘇聯政府援助中國的“伊爾-15”和“伊爾”戰鬥機堪稱當時世界上的先進戰機,性能較日本飛機占優。伊爾為雙翼戰鬥機,雖然速度稍慢但是轉彎半徑小,並且火力強大,飛行員給它起個威風凜凜的外號叫“雷神”。俞世城少尉駕駛的伊爾-15則是一種單翼輕型戰鬥機,速度快操縱靈活,裝有四聯高速機槍,人們親切地稱呼它為“閃電”。由於我方戰機數量少補充困難,盡管多次取得過出色戰績,但還是難以抵擋敵人瘋狂進攻。

    老飛行員傳授經驗說,日本飛行員單機纏鬥技術並不出色,如果一對一空戰,中國飛機往往並不居於下風。但是日本人慣於實施空中“狼群戰術”,他們常常以數倍兵力進行圍攻,或者偷襲地麵機場,許多中國飛機甚至來不及起飛就被敵人擊毀了。

    公元1938年春天,年輕的“中正機隊”奉命進駐河南周口機場待命。時值抗戰節節失利的艱難歲月,日本侵略者喪心病狂大舉進攻中原,我軍民浴血戰場頑強抵抗,俞世城和他的戰友決心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用勝利的旗幟為祖國和人民支撐起一片碧澄萬裏的晴朗藍天來。

    半夜時分,鐵甲列車的炮手林大福被一陣緊急號聲驚醒,他看見駐地外麵的天空還是一片漆黑,而鐵路上已經傳來蒸汽機車啟動的巨大轟鳴聲,於是趕緊推醒雙胞胎兄弟林二福起來登車出發。大林和二林都是南洋愛國華僑,他們服役的軍隊是一支抗戰前夕中國大本營秘密打造的新式部隊——鐵甲列車縱隊。

    所謂“鐵甲列車”,顧名思義就是在火車輪子上安裝大炮和防護裝甲,使其變成能沿千裏鐵路線運動作戰的活動炮台。二十世紀初葉,歐洲戰場就出現鐵甲列車的雄壯身影,一次大戰期間英法聯軍在著名的凡爾登戰役中出動多批鐵甲列車,以猛烈炮火給予德奧軍隊沉重打擊。在十月**的俄國,斯大林甚至下令給紅軍鐵甲列車裝備一百毫米口徑大炮,然後開往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鎮壓那些反對**的敵人。鐵甲列車摧枯拉朽勢不可擋,打得素以剽悍和作戰勇猛著稱的哥薩克騎兵丟盔卸甲望風而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