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六章 “秘密運送”(2/4)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14400更新時間:2020-02-27 06:50:55

    24日晚,作為戰時最高統帥的蔣介石和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宋美齡乘飛機離開武昌飛往湖南衡陽。**中央駐武漢代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和《新華日報》也在這一天乘機飛離武漢。同時,武漢城內中國守軍按計劃開始撤離,至25日夜全部撤離市區。

    武漢會戰曆時4個半月,以中**隊主動撤出武漢而告結束。

    雖然就戰役而言,日軍占領了武漢三鎮,中**隊英勇卓絕的武漢保衛戰是失敗了。但是,從戰略意義上來說,日本並沒有能實現其戰略企圖,取得預期的勝利。

    日本大本營原以為迅速攻占武漢,就能迫使中國政府投降,結束對中國的戰。但是,中國政府並未像日本所期望的那樣因武漢、廣州的失守而投降,中**隊主動退出武漢後,10月31日,蔣介石發表《為**退出武漢告全國國民書》:

    “保衛武漢之軍事,其主要意義原於阻滯敵軍西進,消耗敵軍實力,準備後方交通,運輸必要武器、遷移我東南與中部之工業,以進行西南之建設。今者我中部及東南之人力物力多已移植於西部諸省,西部之開發與交通建設,已達初步基礎。故我守衛武漢之任務已畢,目的已達。且抗戰軍事勝負之關鍵,不在武漢一地得失,而在保持我繼續抗戰持久之力量。自今伊始,必須更哀戚,更緊忍,更踏實,更刻苦,更勇猛奮進以致力於全麵之戰爭與抗戰根據地之充實,而造成最後之勝利。”

    武漢會戰對整個戰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日軍在這次戰爭中死、傷、病近十餘萬人,更重要的是其全麵進攻的銳氣大大受挫,經此一戰,日軍速戰速決,迅速解決“中國事變”的國策實際已經宣告破產,迫使其不得不繼續擴充軍隊,在中國戰場這個泥潭裏麵苦苦掙紮

    到武漢會戰結束的時候,日本已經把陸軍的34個師團當中的32個投入中國戰場,然而卻滿足不了繼續作戰的需要,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日本大本營決定再次擴軍,增加八個新的師團,以應付不斷擴大的戰場,同時開始不斷抽調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的骨幹,充實到中國戰場的前線,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裏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五艘載重量在五十噸左右的機帆船一字排開朝前駛去,在兩邊都夾著密密麻麻建築物的河麵上,帆船好像一條高背的大魚,分開清亮的蘇州河水,筆直地朝前遊去,船後的浪花拖曳成一條泡沫的路。兩縷被激起的浪花,遠遠望去好似兩條漂亮的魚鰭,在船舷的兩側不停地劃動,每當陣陣清風吹過,就飛濺起大片的浪花,把甲板變得濕漉漉的。

    慢慢的,河道裏麵的船隻開始多了起來,船隊隻好放慢了速度,在接近黃浦江的入口時候,船隻全部停了下來,在日軍設立的哨卡前麵排成一條數百米長的隊伍,等候檢查。

    經過半個小時漫長的等候之後,船隊終於來到了哨卡前。

    最前麵的帆船船頭往下一沉,一名身穿綢布短衫,腰掛駁殼槍的特務帶著兩名荷槍實彈的日軍士兵跳了下來。

    “誰是老板?”登船之後,特務斜著三角眼對船尾掌舵的船工喝問道:“他**的架子還不小,皇軍親自到船上來檢查,居然沒人出來招呼是不是想嚐嚐憲兵隊的辣椒水是什麽滋味”說罷把袖子一挽,罵罵咧咧地往船艙裏鑽。

    “劉三,你要請誰去憲兵隊喝辣椒水呀?”話音剛落,船艙前麵的簾子一挑,一個頭戴呢帽,身穿絲綢夾衣的中年男子低頭鑽了出來,然後擋在劉三的麵前,似笑非笑地上下打量著他,目光雖然顯得非常平和,但是偶爾眉頭一挑,眼神卻像刀子一樣鋒利。一個身穿青布長衫,帽沿壓得很低的年輕男子從中年男子的身後鑽了出來,然後徑直把身體斜靠在艙門上,全神貫注地把握手中的牙簽,似乎眼睛裏根本就沒有劉三和兩個日本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