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章 豔電(2/4)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13896更新時間:2020-02-27 06:51:10

    等到和談取得結果之後,日軍撤出占領去,中國在日本的大力扶持下再奮發圖強,再行建設,再爭取完全的獨立自主,再與外強爭個高低。

    但是,在國人積極主張抗戰到底,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抗戰鼓勁加油的一片喝彩聲中,汪精衛自感無法說服蔣介石,更沒有力量左右執政的國民黨的抗戰路線。因此,決心孤注一擲,挺身而出收拾殘局,走“保種保民”,走一條“和平救國”、“曲線救國”的道路。

    早在1938年10月下旬,汪精衛就暗中派親信高宗武、梅思平去上海與日本特務影佐禎昭、今井武夫等人密商罷戰媾和之事。

    10月20日,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即汪精衛由重慶出走,然後,汪、日雙方相互發表和談聲明。

    11月30日,天皇批準了“調整日華新關係方針”,其基本內容為“新中國”承認“滿洲國”;華北、蒙古為日華軍事合作特區;長江中下遊地域和華南沿海為日華經濟合作特區;規定“新中國”之政權形式為分治合作。在附屬條款中,還要求中國賠償事變爆發以來日本國民在中國所蒙受之權利、利益的損失。

    12月18日,汪精衛和夫人陳壁君,以及陳公博、周佛海、林柏生、陶希聖、曾仲鳴等人,趁蔣介石到陝西武功召開軍事會議之機,從重慶乘飛機,經成都到達昆明,在雲南省主席龍雲的幫助下,包租一架飛機逃往越南河內。

    12月21日,。蔣介石正在陝西武功主持軍事會議,向西北將領們傳達南嶽軍事會議精神,突然接到行政院副院長張群從重慶打來的電報,說汪已去河內,與日方商談和平。

    蔣介石看到電報之後十分吃驚,因為汪精衛在國民黨內和國民政府內部身居要職,突然出走河內,必將引起軒然大*,處理不好的話很可能使國民政府分化瓦解,使抗日陣線精神崩潰。他急電雲南省主席龍雲,詢問詳情,並讓龍雲轉交他給汪精衛的電報,勸汪回國,勿搞和談之事。蔣介石又急電正在河內進行國事活動的外交部長王寵惠麵會汪,力促汪醒悟回國,不要被敵人所利用。

    然而,汪精衛旗幟鮮明地表示要尋求“和平救國”之路,拒絕回國。

    蔣介石害怕因汪出走與日和談之事,引起人心浮動,也害怕家醜外揚,命令有關方麵,嚴密封鎖消息。

    12月22日,日本方麵得知汪精衛已順利出走河內,頓時大喜過望。內閣首相近衛立即代表日本政府發表聲明,尊稱汪精衛為中國的有卓見之士,把漢奸勢力稱作複興氣勢。

    近衛聲明說: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聲明,始終一貫地以武力掃蕩抗日之國民政府,同時與中國同感憂慮並與有卓見之士合作,為建設東亞新秩序而邁進。

    現在感到中國各地複興氣勢蓬勃而起,建設趨勢日盛一日,當此之時,政府向國內外闡明與新生中國調整關係之總方針,以期徹底了解帝國之真意。日滿華三國應以建設東亞新秩序為共同目標而聯合起來,共謀實現睦鄰友好,共同防共及經濟合作。

    12月24日,重慶。蔣介石鑒於日本方麵已公開向汪精衛伸出和談橄欖枝,汪精衛潛去河內的消息又不脛而走,世界輿論和國內輿論嘩然,而且各執己見,眾說紛紜。特別是德國廣播的消息說汪某是代表國民政府和軍事委員會,前去與日本談判和平問題的。蔣介石不得不在公開場合反複表明自己的立場觀點,以澄清事實真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