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零五章 中條山之戰!(2/4)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13992更新時間:2020-02-27 06:51:57

    在第四戰區緊鑼密鼓地加強防務,整訓部隊的時候,華北日軍則集中五個師團的兵力,對太行山的八路軍根據地進行了瘋狂掃蕩,經過長達三個月之久的凶猛進攻,根據地的麵積減少了三分之一,人口也減少40%之多,剛剛經曆過百團大戰的八路軍在日軍的持續打擊和全麵封鎖下,損失慘重,很長時間都沒有恢複元氣。

    華北派遣軍達到戰略目的之後,又從第21軍抽調第38師團北上,使兵力達到七個師團,準備向中央軍盤踞在黃河以北的最後據點:中條山敵後根據地進攻,徹底肅清華北占領區,把這裏發展成牢固的後方,以前線作戰。

    中條山背靠黃河天險,橫亙於山西省南部,東接莽莽太行山脈,西連巍巍稷山,長三百餘裏,寬一百餘裏,是屏障河南、陝西,阻擋日軍進軍西北的戰略要地。1938年秋季,冀察戰區總司令衛立煌將軍率部進入中條山區,將該山分為東西中三段,分別由所部三個集團軍把守:東段,絳縣至橫嶺關,由劉茂恩的第14集團軍駐守;中段,聞喜、夏縣一帶,由曾萬鍾的第五集團軍駐守;西段,平陸一帶,由孫蔚如的第四集團軍駐守。

    衛立煌率領全軍二十六萬人馬,依托中條山山勢構築堅固陣地,經過兩年多的苦心經營,把諾大個中條山變成一座堅固的城堡。日軍曾先後八次大舉進攻中條山,企圖打開這道黃河北岸的防線,向黃河以南進犯。不過,日軍的八次進攻都碰了個鼻青臉腫,慘敗而回,因此衛立煌自豪地把中條山稱為中國的“馬奇諾防線。”但是,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的衛立煌沒有能夠很好地利用日軍潰敗帶來的機會,大力拓展根據地,反而更加起勁地加固工事,準備把這裏營造成堅不可摧的堡壘,坐等日軍來。

    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部認為,中條山衛立煌指揮的二十六個師的中**隊,是擾亂華北地區,尤其是山西的主要根源,是華北日軍的心腹之患,必須予以剪除

    日軍準備就緒之後,立即兵分九路,在一百多架轟炸機的支援下,向中條山發動規模空前的攻勢

    敵機一群群地飛臨中條山上空投彈;日軍地麵部隊在大批坦克、戰車和騎兵的支援下,潮水般地朝守軍陣地撲來,很快突破了前沿陣地,將守軍分割包圍。一路日軍迂回中條山側後黃河岸邊,占領了平陸等處的黃河渡口,切斷了中條山守軍的退路。

    中條山守軍同敵人展開了空前悲壯的殊死搏鬥。

    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裏,中**隊死傷竟達四萬人之多各集團軍總司令以下各級將官,都持槍在第一線戰壕工事裏同敵血戰,卻無法遏製日軍的凶猛進攻,經過二十多天的激烈戰鬥,中條山守軍除了少部分突圍到黃河南岸,大部壯烈殉國日軍在攻占夏縣、聞喜等地後,又兵分三路向南橫掃,直逼黃河岸邊,企圖強渡黃河,攻占漏池,截斷隴海路,威脅洛陽、潼關,第一和第二戰區緊急出動數萬大軍猛烈反擊,才暫時遏製了日軍的攻勢。

    雖然中條山根據地與第一和第二戰區之間隔著黃河,但是畢竟還能夠不時獲得後方的物資補給,相形之下,丁長建率領的台灣軍團處境就要惡劣的多——四麵是海,並且時刻麵對著日本航空兵的狂轟濫炸。故而,中條山陣地失守的消息傳到福州的時候,給高飛造成了極大的震撼,迫使他再次反思登陸台灣的行動是否值得,內心深處為台灣軍團的處境感到擔憂。他知道,一旦日軍認為華北已經穩如泰山,肯定會全力對付第四戰區,而孤懸海外的台灣軍團絕對是敵人的首選目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