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八十九章 混亂的和平(3/5)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27212更新時間:2020-02-27 06:55:39

    昆明市有一條曉東街,是個著名的繁華地段,街上有家“南屏電影院”,專門放映好萊塢大片。那時候的美國電影都是“原聲片”,也沒有字幕,所以劇場就安排一男一女兩個翻譯拿著話筒進行同步解說。

    1946年元月份的一天,蔡遠飛跑到曉東街去看《出水芙蓉》,這是當時的熱門影片,電影院裏人山人海,座無虛席。銀幕上正演到男主角混進女人堆裏瞎胡鬧,劇院的女翻譯忽然在擴音器裏大聲嚷嚷:“蔡遠飛先生,請您立刻出去”

    蔡少尉頓時十分鬱悶:“美國人幹的風流勾當,關我什麽事?”

    稀裏糊塗走到門口,卻看見劉盛亨隊長坐在吉普車上嘎嘎怪笑:“快回家吧,孟薑女來哭長城了,你還在這裏出水芙蓉”,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蔡遠飛在遵義老家有個未婚妻,那女孩姓陳,父親與蔡式超是好朋友,兩家很早就定了親。蔡小夥雖然知道這門婚約,可他從來也沒往心裏去,不僅退學參軍的時候沒有和人家商量,當兵以後也沒有給別人寫過信,壓根就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

    蔡哥哥上前線打仗,陳妹妹就在家裏等情郎。可是等到抗戰勝利也沒見未婚夫回來,反而聽說他報考了什麽“預備班”,眼看就要去美國了。大姑娘頓時覺得情況不妙:“這傘兵成天飛來飛去的已經夠麻煩,如果再飛到美國去,怎麽可能找得回來?”,情急之下,揣著地址就追到昆明來了。

    到了昆明城,瞧見滿眼的美國海報,畫片上的女人袒胸露乳;再看見滿大街的美國兵,車上坐著風情萬種的“吉普女郎”——陳未婚妻的心裏更加慌神:“在昆明就這麽荒唐了,到美國去還怎麽得了?”,於是進了兵營就開始哭,哭得薑鍵中校手足無措,隻好立下軍令狀:“本隊長一定讓小蔡與你成親,不先結婚決不讓他去美國”

    於是乎,等“蔡留學生”回到營房,薑鍵隊長已經把休假手續辦好了。長官命令蔡遠飛少尉立即回家娶媳婦,“不把婚事辦妥不許歸隊”就這樣,1946年的春節,蔡遠飛就成了已婚男人——在以後的人生歲月裏,蔡老先生從來不曾後悔自己娶了一位聰明果敢的妻子,他隻是有點埋怨劉盛亨沒有讓他把《出水芙蓉》看完,“害得我幾十年都不知道電影的結局”。

    結婚休假期間,蔡遠飛在遵義住了40天。新婚燕爾的這段日子,他並沒有覺得特別快樂。

    父親蔡式超對時局不滿,動不動拍桌子發脾氣,甚至看見兒子身上的美式軍服也覺得不順眼:“沒有自尊就不能自強,靠別人援助的國家成不了強國,穿外國衣服的軍隊太沒有誌氣”

    姐姐蔡智慧也顯得很鬱悶。有傳言說當接收大員的姐夫在外麵“接收”了一個什麽女人,這消息弄得她成天心神不安。

    二哥蔡智仁娶了一位蘇州女子,新媳婦從照片上看很漂亮,卻不知道命相如何?蔡家媽媽對此事十分擔心,找了若幹個算命先生研究這個課題,結果似乎不大理想,而更讓母親感到難過的是大兒子蔡智明的骨骸還沒有找到、小女兒蔡智蘭也沒有下落。當時,家裏人都認為妹妹多半是不在了,卻隻有當媽**堅信自己的直覺:“幺妹肯定還活著,她是遇到了什麽難處回不來。” 剛剛過去的一場戰爭,使原本富裕安康的生活日漸窘迫,也使得原本人丁興旺的家庭七零八落。而眼下,又一場戰爭即將來臨,未來的前景讓蔡遠飛憂心忡忡。

    1946年的3月,傘兵總隊移防到了南京,部隊編製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時候,因為何應欽的“陸軍總司令部”被撤銷了,傘兵部隊就劃歸空軍司令部領導,名稱也由“陸軍突擊總隊”改成了“空軍傘兵總隊”。

    傘兵總隊進行了整編,原先的二十個隊合並成四個大隊和一個補充隊,新來了一大批步兵軍官,部隊的指揮層也進行了重大變動。各大隊的主官全都是新調來的生麵孔,個個都不會跳傘,更沒有空降作戰的經驗,而抗戰時期訓練出來的軍官卻隻能擔任副職,有的甚至被調出了傘兵部隊——蔡遠飛始終不大明白馬師恭司令為什麽要這樣做,因為這個舉措的後果完全是顛覆性的:主官不懂業務,傘兵總隊也就失去了傘降作戰的能力,從此由一支特種兵變成了普通的輕裝摩托化部隊。傘兵整編以後,蔡遠飛被分配到總隊參謀處,職務是參謀三科的附員。總隊參謀處總共有四個科,二科負責情報、三科負責作戰,“留美預備班”的學員全都集中在這兩個科裏。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這一期留美學生的進修方向是“參謀業務”,留學之前必須具備一年以上的參謀閱曆。

    因此,總隊參謀處的“附員名單”也就成了留美預備班的花名冊,如果有誰被派到基層單位去當帶兵官就說明他已經被淘汰了

    傘兵總隊的隊部設在南京市郊的岔路口十多個“參謀附員”聚集在參謀處裏,其實並沒有什麽事情可做。工作太清閑,參謀們就不務正業。一幫人為了迎接“國民大會”就鼓搗出了一首“新中國傘兵”歌,後來還真的成了**的《傘兵進行曲》。並且,蔡遠飛他們還被“三青團”借調出去,幹了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1946年3月的南京,已經和舉行受降儀式的時候大不相同了。

    幾個月來,物價飛漲,民不聊生,1945年9月的一百法幣可以買兩隻雞,1946年1月卻隻能買兩個雞蛋,到了3月份就隻夠買兩粒煤球了人民群眾的情緒從歡迎政府回歸時的興高采烈逐漸轉變為極度失望和怒不可遏,“想中央,盼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連小孩子見到**官兵都躲得遠遠的,現出一副厭惡的表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