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五章 山中寶(2/2)

作者:葫蘆齋主人字數:7814更新時間:2020-02-27 12:09:51

    雖然,成功架設溜索,對於楊杖子村是一件不大不的喜事,畢竟解決了運送貨物的燃眉之急。

    但相比以前安全便利的大橋,這無疑是一種無奈之舉。

    因此,除了建設期間,主管經濟的副鎮長恰巧到下杖子村辦事,到建築工地打了一個照麵,其他領導連影子都沒見到。

    “張大幹鬆蘑一百九十斤……”

    “張大幹木耳一百三十斤……”

    “王秋生家,核桃五百六十斤……”

    “王秋生家,幹木耳一百八十斤……”

    看見姐夫陳喬元一邊高興地使勁唱著諾,一邊在賣貨的村民幫助下,將一袋袋山貨放在台秤上過秤,杜遠舟心情一片大好。

    兩個雇來的體格壯碩的中年漢子,正將一袋袋搬到村委會的閑屋中。

    在台秤一側,杜紅霞正認真地記著帳,將每一家山貨品種、數量、錢款都記錄下來,然後交給賣貨的村民簽字,以後統一結算。

    為了怕村民擔心他們賴賬,杜紅霞也寫個欠條,交給村民保管。

    麵對熱鬧場麵,杜遠舟心中掠過一絲緬懷和親切,前世陳喬元盡管很努力,可惜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因此,姐姐一家的rì子過得很拮據。雖然在自己幫助下,後來稍微好了一些,但僅僅黏吃黏穿而已。

    整個村委會的大院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顯得熱鬧非凡。陳喬元幾人幹得熱火朝,賣貨的村民興高采烈,雙方可謂一拍即合,皆大歡喜。

    其實,當初開始提出溜索的計劃時,杜遠舟就想到了自己的姐夫陳喬元。

    平時的陳喬元就販運一些山貨,但隻是打鬧,趁著農閑時跑村串戶,低價收一些蘑菇、野生木耳等,然後運到縣城的收購點,賺個辛苦錢。

    之間的利潤,好的話每斤一塊多,有時僅有幾毛錢。隻能補貼一些家用,要先靠它發財自然不可能。

    作為重生者,杜遠舟可知道那些大販子販運山貨的利潤之大,以木耳為例,在農村收上來僅僅十五塊一斤,但運到南方特區、羊城等大都市,一兩就要五六塊錢,而且大多是鋸末子養殖的木耳。

    至於野生木耳,那絕對是山珍,一兩至少也要是十多塊元錢。

    既然知道其中的利潤,杜遠舟當然沒有理由不賺這份錢。有道是流水不流外人田,雖然自己誌在官場,為了以後不給人留下詬話,不方便親自出麵,但完全可以讓家人來這件事。

    正好前幾,杜遠舟回家時,見姐姐兩人過來串門。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和兩人一,當聽到山貨大致實際銷售價格和利潤,陳喬元立刻高興異常,他骨子裏本來也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

    對於自己這個舅子,他還是比較信服的,不僅上了名牌大學,而且見多識廣,剛結婚那會兒,就是他建議自己收山貨的,雖沒賺到大錢,但確實也讓自己家rì子好過了許多,也明白了做買賣的道道。

    盡管杜殿文有點擔憂,害怕萬一出意外,最終做買賣賠了。

    但是,在杜遠舟一番細致入微的分析下,杜殿文感覺確實成功幾率很大,幾乎沒有太多冒險的地方,也就不反對了。

    至於收購山貨的價格,按照杜遠舟的建議,無論幹蘑菇,還是木耳,全部比其他商販多了五毛錢,幾乎和縣城收購站差不多。

    這樣一來,不愁村民不賣給他們,在加上杜遠舟這個包村幹部出麵,找了一下趙萬成,自然容易解決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