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章 辛酸淚

作者:君已老字數:2538更新時間:2023-10-30 02:12:20
1999年的廈門已經是一座現代化的港口風景城市。 當薛愛民一家人到達廈門,在買來的二手房安頓下來時,已經是三天後了。 房子是提前拜托早期歸國的華僑友人幫忙尋覓的,辦妥手續交清款項就忙了一整天。 房子位於思明區華新路,是一座三層的近代小洋樓,剛好夠一家五口居住。 這棟小洋樓華始建於1957年,是位目前移居北京的愛國華僑所建。當時很多愛國華僑響應國家號召回國參加國家建設,廈門市政府就特批了這片地方讓華僑們安家。 這裏道路是鬧中取靜,雖然緊靠廈門的主幹道廈禾路,可拐進路口就變得非常寧靜安謐,有點大隱於市的味道。 不到200米就是中山公園,對於家有老小的他們也是很愜意的地方。 最讓人滿意的是交通便捷,無論是薛愛民去上班還是薛榮譽去上學都很便捷。 安頓好家人之後薛愛民就去報社報道了。改革開放後,報社領導就很看好大陸市場前景的。這次趁著澳門回歸,國家也出台相關政策支持澳門企業,在澳的報社便決定在大陸開設分部。大多數同事都不願意冒險離開多年經營,人脈成熟的澳門,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大陸。薛愛民作為先行的市場開拓者來大陸,報社就決定委任他為大陸分布的負責人。 這一決策也讓薛愛民下定決心移居廈門,圓了薛奶奶多年的回鄉夢。 薛奶奶原名王芳華,已經61歲了,生於民國二十八年,即偽滿洲國康德六年。 1955年時,王芳華十七歲,已經為人婦。新生的中國雖然日漸強大安定,但戰後重建並不那麽全麵徹底,百廢待興的中國社會治安更是達不到政通人和的水平。 當時東南治安意料之內並不樂觀,各大地方勢力錯綜複雜。 因此,熬過偽滿洲和國民黨黑暗統治的薛家,卻沒能防住小人黑手。 那時候王芳華還是十七歲的福建薛家當家少奶奶。 薛氏一族本是明清時期的金陵皇商(現南京),福建薛家在明代就因故從本家分離出來。 在福建幾代經營,就算經過統治階級層層剝削也是響當當的經商大戶。 卻在除夕過節放鬆警戒時,遭到宵小流氓衝擊。不僅家財被洗劫一空,混亂時王芳華也不慎被擄走。 接著輾轉被賣至澳門,再清醒時已非自由之身。 等想方設法願寧為玉碎時,卻發現已經懷了薛家的骨肉。 多次陰差和陽錯致使王芳華多年無從回鄉,而支撐著她挺過種種人生至苦至痛的卻正是回鄉尋親的信念。 十七歲的王芳華在極其惡劣的壞境下艱難生子,含辛茹苦二十年,養育兒子成家立業卻意外海難,兒媳婦產下孫兒薛愛民後也撒手人寰。 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世間最悲痛莫過於此。 王芳華咬牙撐著這個家到現在,她就是要好好活著,等著賊老天開眼一回。 現在,她老太婆熬到兒孫滿堂,終於熬到能回鄉尋親的這天了。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