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03章 趙無極喜歡的方式(2/3)

作者:牧場星辰字數:8906更新時間:2020-02-28 04:09:39

    “第一,食用菌技術研究,門坎低,規模可大可,經費使用比較靈活,這個,非常適合西川師大這樣的單位;第二,一些顯性生物技術,譬如雜交水稻、雜交玉米以及麥等,別人已經做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了,西川師大即便介入,也是跟在別人後麵,還不如選擇少有人問津的食用菌技術;第三,既然一個縣上的農業局技術人員就可以研究食用菌,難道西川師大還懷疑研究不出更高級的菌種?

    第四,華夏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及缺少糧食的危機,至少在未來100年以內無法解決,而華夏擁有大量的山林,開發食用菌正好把這山林利用起來。

    譬如我在鳳山搞的那個山珍合作社,根據預測,一畝山林用於生產食用菌,扣除成本後的年淨收益可以達到500元,而一個擁有基本技術的勞動力至少可以照顧0畝地,即年淨收益可以達到1萬元以上,其每畝林地所產營養價值不低於平原地區一畝地所產糧食的營養價值。”

    趙無極看到過一個資料,後世的華夏,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食用菌大國,年產量達000萬噸以上,占世界食用菌產量的70%。而且,食用菌生產已經從山林自然生產,逐漸過度到了工廠化生產。當然,工廠化生產出來的食用菌,都是大眾化的低品質食用菌。

    此時,趙無極當然還不會拿出係統中的食用菌技術。在趙無極看來,解決世界糧食危機見效最快的就是食用菌,而且食用菌本身又屬於有機、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其產業雖然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但同時又符合人們消費增長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如果趙無極能夠將係統中生物技術全部拿出來,華夏這點人口根本就算不了什麽。

    “什麽?鳳山的食用菌收入那麽高?”劉靜一等人被趙無極的數字嚇了一跳,要知道,那是山林,並不是熟田熟土,後者年產500元淨收益,隨便種點什麽都可能,但這是山林啊,此前是一分錢也不出產呢,竟然能出產價值500元的食用菌,即便折算成大米,也是700斤,完全夠人消費1年的糧食呢。

    “是的,這次,你們可以去鳳山的山珍合作社調查一下,看我的是不是屬實。”趙無極很自信地道,事實上,鳳山的食用菌剛剛起步,通過人工種植的半野生菌,並沒有進入市場,但這些山民根據這些半野生食用菌的長勢,完全可以預測以後的收入。

    “如果真有這樣的效果,學校到是可以把食用菌作為重點科技項目研究,畢竟,這是造福於民的好事啊!”鄭道元有些感慨地道。

    其實,這個時代像大學科研院所這種單位,還深深地受著計劃經濟的影響,其注意力根本就沒在類似於食用菌這種市場前景看好的項目上,另外,雖然他們是研究生物的,但可能更多在於類似於雜交水稻這種新物種的培育上,後世的雜交水稻,完全是一個顯性科研,媒體一致看好,官方也不遺餘力地支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