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73章 秉性難移(2/3)

作者:牧場星辰字數:8962更新時間:2020-02-28 04:12:53

    在這種情況下,顛國科學家、科學學奠基人jd貝爾納(1901-1971認為:科學需要“自我意識”,需要研究它的發展戰略,需要使科學能夠好地造福於人類。因此,正確認識科學自身的結構,認識它與社會的關係及其運動規律,正確製訂科學技術發展的路線、戰略和政策,有效地進行科學技術事業的組織管理,已成為擺在每個國家麵前的突出課題。

    雖然40年代就有科學學著作譯介到國內,但華夏的科學學研究起步相當晚,70年代末期才在著名科學家們的呼籲下開始重視這一問題,近十年來出版過幾十種專著,但是,這些研究都是相當膚淺的,介紹ing的東西多,泛泛而論的東西多,真正靠譜的,能指導科學研究的東西並不多。

    而趙極的那份有關高技術和科技工作的建議,顯然就是科學學的領軍之作,堂堂0萬言,不閃現著科學學的光芒。

    趙極在對建議的具體闡述中,提供了很多實用的研究指導,對部分法自言其的內容,趙極采取的態度是“猜測”,即我猜測從這個角度進行研究,可能會是一個好路徑。

    出席學術報告除了首長等人外,科學家們隻有不到100人,都是華夏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這是趙極一再建議縮範圍的結果。因為趙極談到的內容,包括那份建議本身,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被大範圍的人知道,並不是好事。

    與首長的談話,關於技術保密的演講,有關“科學學”的學術報告,以及那份高技術和科技工作的建議,這四招齊出,如果還不能對華夏的科技工作有所促進的話,趙極也就話可了。

    此後的趙極,並不會就這些宏觀的問題再什麽,因為他所麵臨的事情並不少。當然,對於各學科門類的具體研究指導,趙極也會盡心盡力去做。畢竟,華夏在很多方麵確實落後了。

    4月15ri下午點,趙極在華宣部一名副部長和教育部一名副部長的陪同下,走進了華夏京都大學。

    京都大學,自近代以來,就是華夏主要思想的發源地,其“兼容並包”的學術氛圍一直被後世所津津樂道。

    前世,趙極對這所著名大學也心懷景仰,隻是,趙極根本沒能力走進這座知識的殿堂。不過,重生後的趙極已經沒有這種景仰之心了。事實上,京都大學在華夏排名靠前,但是,放在世界範圍內看,其實力也不怎麽樣。

    演講的時間是下午點0分到下午5點,其中趙極講兩個時,然後留下0分鍾供同學提問。這個時代,京都大學的規模並不大,但也有萬人以上的規模。麵對如此規模的學生,除了京都大學的運動場外,幾乎沒有地方能夠容納得下。

    因此,主辦方很聰明地在主會場外,還設置了很多分會場,通過電視連線,將視頻信號同步傳播到分會場。

    不用懷疑趙極的人氣以及號召力,在京都大學,趙極早就成了女生們的偶像,男生們的膜拜對象。一聽趙極要來學校演講,即便已經畢業了的學生,也在通過關係申請回母校來聽演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