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六百四十四. 三次米塞利埃事件(2/4)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10952更新時間:2020-02-28 04:24:59

    戴高樂早就想收複這兩座島嶼,但這必須得到美國和加拿大的同意。當戴高樂向英國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通報他打算於11941年秋季動手時,艾登向他闡述了上述問題。得到加拿大的許可沒費什麽周折,但要取得美國的同意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自戰爭爆發以來,戴高樂一直對美國抱有極大的信心。同丘吉爾一樣,他確信美國最終會參戰,它的介入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與丘吉爾不同的是,他希望能利用美國抗衡英國對法國的影響。為此,他幾次派遣使團去華盛頓,再三提出與美國國務院合作,甚至還提出同意讓美軍充分使用自由法國在非洲的海軍基地。但是,美國竟毫無反應。

    在羅斯福總統看來,戴高樂卻“僅僅是一個法國將軍而已”。而法國將軍,自從1940年6月22日法國簽字投降,就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榮譽和光彩。

    至於戴高樂這位特別的法國準將,據深受貝當影響的、美國駐維希法國的代表李海海軍上將所提供的報告說,則不僅是“法國的叛徒”,而且還是“英國的傀儡”,甚至還帶有法西斯獨裁者傾向;另外,達喀爾的敗仗也足以說明他成不了氣候。所以,羅斯福政府一直在以雖徒勞無功但卻又令人欽佩的耐心討好維希政權,根本不願意理睬戴高樂。

    他們堅決不同意戴高樂對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島采取行動;另一方麵,卻打算讓“加拿大派出人員管理島上的無線電台”。這樣一來,一項軍事計劃又演變成了外國幹涉法國領土的問題了。這當然是法蘭西民族利益所不能容忍的。

    於是。戴高樂於12月初命令米塞利埃海軍上將去加拿大視察駐紮在那裏的自由法國海軍部隊。到了聖誕節前夕,他便斷然命令米塞利埃立即攻占那兩個島嶼。

    羅斯福和丘吉爾起初對此事倒沒怎麽在意,赫爾國務卿卻不然。“雖然這兩個島嶼相對來說不怎麽重要。但它們被自由法國人以武力強行占領卻給我們造成巨大麻煩這可能嚴重影響我們同貝當元帥的政府的關係。”

    他發表了一個公報以示憤慨:“我們得到的初步報告表明,所謂的自由法國人的軍艦在聖皮埃爾島登陸是一個武斷的行動,它違反了有關各方的協定,事先根本沒有通知或征求美國的同意。美國政府已詢問加拿大政府準備采取什麽措施恢複該島的現狀。”

    但加拿大政府的答複卻是:“加拿大人對戴高樂的行動感到欣慰。”美國輿論也非常讚賞這次行動,並對赫爾發表的“所謂的自由法國人”的聲明表示極大的義憤,不計其數的“所謂的國務卿”、“所謂的國務院”的挖苦和辱罵信件飛到了他辦公桌上。赫爾不願善罷甘休,他極力想說服丘吉爾支持他逼迫戴高樂撤出該島。但丘吉爾卻認為“赫爾先生完全是小題大作”,因為英國外交部已發來電報,指出任何逼迫戴高樂撤離的行動都“勢必會引起一場難以置信的動亂。我們將無法向公眾解釋”。

    戴高樂也給丘吉爾拍來了電報,明確指出“美國國務院目前對自由法國和維希政權采取的不同態度,將極大地損害法國和其他地方的戰鬥精神美國政府對那些應對投降負責的人和犯有通敵罪的人公開表示這種偏愛,將給自由法**隊和領地以及淪陷區的輿論造成令人遺憾的印象”。因此。丘吉爾不僅不支持赫爾逼迫戴高樂。反而在第二天的聯席會議上譴責了投降的維希政權,並為戴高樂進行了辯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