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嬴政繼位篇(2/3)

作者:夢中宋韻55字數:10382更新時間:2020-02-28 04:18:08

    本年,趙孝成王去世,其子悼襄王繼位。當時廉頗正率趙軍在攻打魏國,已攻下繁陽。可悼襄王很不喜歡廉頗,於是學他的父親又搞臨陣換將。命樂乘去代替廉頗。這回廉頗怒了,不但不交兵權,還起兵攻擊樂乘,樂乘不是廉頗的對手,被趕走。但廉頗也無法與趙悼襄王和睦相處,不得已,逃入魏國避難。

    B44年,秦將王齕去世。而蒙驁繼續出擊,連下韓國1城。

    在失去了廉頗後,悼襄王開始重用趙國另一名將:李牧。李牧此前在代、雁門為趙國防守北部邊疆。曾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於奔走,十餘年間不敢近趙邊。這時,悼襄王把李牧召回來,命他率趙軍伐燕,打下武遂、方城。

    本年,已罷相的蔡澤奉呂不韋之命出使燕國,使得燕王喜將當年曾與嬴政一起在趙國做人質、自己的太子丹送來做秦國的人質。此時呂不韋想讓張唐去做燕國的丞相,與燕國結盟,共同伐趙。張唐卻不願意“當年邯鄲之戰,臣與趙國曾結下深仇。今要從秦入燕,必經趙國。臣不敢往”在甘茂之孫甘羅一番運作下,趙悼襄王割讓5座城池給秦國,兩國反而結盟,共同伐燕。取得上穀城,秦有其11。而1歲年紀的甘羅也被嬴政封為上卿。

    B4年,魏國信陵君去世,蒙驁乘機率軍伐魏,攻下暘、有詭座城池。月,撤軍回國,準備來年大戰…之後,魏安釐王也去世,其子景湣王繼位。

    中原大地爆大規模蝗災,7月庚寅日,蝗蟲一路向西,殺入秦國,遮蔽日。為解決糧荒問題,秦國實施了商鞅變法之後、統一之前唯一的一次公開賣爵。下令:百姓凡納粟千石的,皆可拜爵一級。

    本年,秦趙兩國互相歸還對方的人質。

    B4年,蒙驁又率秦軍伐魏,連下黃河南岸的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等城。之後設置東郡。

    本年,燕王喜召見大將劇辛“趙國已被秦國一頓暴扁,而且新繼位的趙王把自己國中的一號名將廉頗都趕到魏國去了,現在用的是一個叫龐煖的人。聽你以前在趙國時和這個龐煖關係很好,你覺得這家夥本事如何”劇辛胡吹大氣“龐煖兒,我搞得定”燕王喜當即派劇辛率萬軍隊伐趙。結果被龐煖大敗,劇辛本人被殺。

    B41年,戰國時代最後的一次合縱攻秦上演!楚、趙、魏、韓及魏國的附庸衛國,以楚考烈王為名義上的合縱長,五國聯軍在楚國春申君的指揮下,攻克壽陵,再一次殺到函穀關下。這一次秦軍不再像6年前那樣龜縮關內不出,而是開關迎敵!在秦軍的大舉反攻下,五國聯軍倉惶敗走…這成為了合縱抗秦運動的最後一幕!此後,東方諸國再也聯合不起來了,隻有悲哀的等待11年後,已親政的秦始皇開始動規模空前的統一戰爭…

    因這次合縱指揮的失敗,楚考烈王一麵歸咎於春申君、一麵接受春申君門客朱英的建議,將國都再次南遷往淮河南岸的壽春,並按照傳統習慣,將此地改名為郢。

    而秦國則動了對魏、衛國的報複戰。攻下魏國的朝歌、衛國的都城濮陽。衛元君隻能帶著部屬,向西跨過黃河,一直遷徙到18多公裏外的魏國河內郡的野王,濮陽則被秦國設為東郡的郡治。

    B4年,秦將蒙驁去世,其子蒙武成為二代蒙家軍的主帥,攻下魏國在黃河北岸的汲城。

    B9年,韓桓惠王去世,其子韓王安繼位。

    本年,嫪毐被封為長信侯,以山陽地予之,又將太原郡改名毐國。嬴政之母趙姬與之私通,生有二子。借著太後的勢力,史書記載“政事皆決於毐。客求為毐舍人者甚眾”而呂不韋則選擇在本年,在鹹陽城內高調表他集合眾食客集體完成的《呂氏春秋》據呂不韋宣稱“隻要有人能增改其中一字者,便給予千金之賞”而當時竟無一人‘能增改之’這一年嬴政虛歲1歲,明年便是嬴政親政、呂不韋要交權之年,呂不韋選擇在這一年公布《呂氏春秋》目的顯然是希望親政後的嬴政能繼續自己的政策、在思想上接受自己的指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