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天人三策篇(2/3)

作者:夢中宋韻55字數:10398更新時間:2020-02-28 04:19:40

    董仲舒就不必抬了。因他與那幫經學大師齊名時,不過是三十多歲的青年。且更讓那些老家夥佩服的是,正當年壯的董仲舒已開始像模像樣的招收高徒,授業解惑了。其實當時下,包括董仲舒的學生,都沒人知道董博士心裏懷著怎樣的學術夢想。此夢想,不則已,一肯定嚇壞一幫老人:一統江湖,獨步下!

    武術有江湖,學術也有江湖。在中國學術的曆史江湖中,從來就沒停止過對話語權的爭奪。然而思想學術和國家命運在曆史的展長河中,往往會間斷性呈現出這樣不均衡的關係:國家不幸學術幸。

    君不見:春秋戰國,諸侯爭霸,民不聊生。然而諸子思想卻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於是成就了中國曆中上第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春。後來秦始皇一統下,焚書坑儒,百家如花凋落,唯有法家橫絕於世…

    的確,先秦時期的儒家,日子一點都不好過。憶當年,孔子奔波各諸侯國。舉世悲絕,卻仍心存夢想,出悲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從那以後,這話就成了儒者追求理想的座右銘。等到秦朝一崩,儒者們終於在曆史的夾縫中看到了一絲希望。儒家各路門派和精英紛紛打包上路,為追求儒家理想而奮鬥終身。這些人中出了名的人物有:叔孫通、6賈、賈誼、晁錯等等。

    然而在董仲舒看來,叔孫通不過是與時俱進的混飯者,賈誼和晁錯不過是儒道曇花一現的救世者。他要做,就要做永恒的思想者!

    任何思想都有源頭。董仲舒的思想源頭就是五經,五經中他主修的就是《春秋》。如換用江湖的法,《春秋》就是董仲舒修練的秘笈!

    翻開武俠,我們都能現:所謂的武功高手,都要經曆一漫長的閉關修煉過程。搞學術和練武功也是一樣的道理,唯有忍受大孤獨、大寂寞,才能修成上乘功夫。兩千年前的董仲舒,他的閉關紀錄是三年!三年不窺園,任春來夏又走、草長冬來風又卷…

    那授業解惑的工作怎麽辦?董仲舒已想了一好辦法:先將大弟子等幾個學生召來布道,然後讓他們再去替自己傳道。此辦法大大節約了董仲舒勞累的成本。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結果是:外麵到底有多少徒子徒孫,董仲舒不清楚;而學生連自己的祖師長什麽樣,也全然不知。當然了,學生上門找老師嘮嗑的事還是有的。然而如有學生前來探望,董仲舒就會使人告訴他們:為師練功不易,不要輕易打攪。

    三年一眨眼就過去了。這時,董仲舒終於出山了。

    當一個武功高手練成絕世武功時,或許他就隻剩下了一種感覺:痛苦。正所謂高處不勝寒。高手之痛苦,全是因為沒有敵手。就像金庸中的孤獨求敗,一生隻求一對手,足矣!

    認真想想,這也是不奇怪的事。當人生的所有欲望都滿足了,人就容易變得無聊了。所以:不要輕易當高手。當上高手,必須準備忍受無聊之苦。

    回到前麵,三年閉關,董仲舒終於練出了成果:一部思想著作《春秋繁露》。這一刻,他沒有痛苦,隻有鬥誌。夢想像興奮劑一樣,催他滿懷豪情的下山。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屬於他的時代,即將來臨!

    那次考試,董仲舒隻對三策,就將漢武大帝劉徹徹底搞定!《人三策》很長,簡單整理如下:

    第一策——劉徹“自然界的災異之變,根緣在哪裏?我要怎樣做,才能讓蒼保佑”董仲舒“陛下想知道答案嗎?很遺憾,我也不知道。不過《春秋》大約知道一二。請允許我引用《春秋》裏的觀點來回答你的問題。《春秋》認為:和人是可以互相感應的。如人間生有悖於常理的事情,蒼會以奇異之象出警告。如地上的人死不悔改,那蒼就隻好不客氣了。所以你想要得到蒼保佑,最好辦法就是:身為皇帝,先管好自己,再管好百官,百官管好百姓,百姓再管好自己的兒女。相信蒼都會看在眼裏的,它會讓你享受他的靈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