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60 總得試試(1/5)

作者:妹姒字數:14348更新時間:2023-10-30 12:07:24

    康熙五十年,大清朝發生了不少讓北京皇城根下的百姓們津津樂道的大事兒小事兒——

    比如說大正月地裏,雪花飄飄,天寒地凍的,咱們這位太子爺沒能在被銀碳烘的暖暖的毓慶宮內飲酒作樂,卻被委了“重任”,出京探看通州河堤……唉,那河堤邊上寒風如刀子一樣地刮人臉……太子爺嬌生慣養的,想想都讓人覺得他受罪可憐……

    比如說二月裏,德慶班推出了一個長的嬌嬌媚媚,行事卻又大大方方的小生,名字叫做蔣玉菡的,立即讓京城走馬觀花的黃帶子紅帶子們上了心,為了他醋海生波,讓老百姓們幾乎每日都能有新的消遣……

    比如說三月裏,某某家的大小姐踏青出城,竟然遭歹人衝撞與下人走散,半日後方才被人找到……但見那衣衫不整髻歪釵斜的狼狽模樣兒,真真是讓人遐想……

    比如說四月裏……

    這種半真半假的消息,像是秘密又怎麽隱秘的隱私……每日不知道能在茶館酒樓中聽到多少,有心人或者能從中收集個一二三條有用的信息來,但普通的百姓們也不過是圖個樂嗬罷了,並不會往心中去。

    但五月裏……往日如點點微波的京城,突然間沸騰了——

    起源不過是因為山東的旱災。按理說,僅僅是旱災,大清國地大物博的,哪年沒有個什麽地兒發生點小旱小澇的天災呢,這山東的旱災,實在不應該讓咱京城的百姓們給予太多的關注,至多有難民出現時,施幾碗粥好了……

    ——太這中間又有一個人的出現,讓百姓們不得不側目。誰呢?就是和善固山格格……不對,此時已經是和善多羅格格了。說起這位格格,她的經曆實在是如同戲文中傳唱的傳奇,甚至比戲文更要精彩三分:

    未出生時就聽說在母體內受了損;出生時候又是難產,差點兒就是一屍兩命;出生後身體弱的不能說,幾乎京城中所有的大夫都斷定她活不過幾天,卻硬是被陳老神醫將命給吊住了……說起那時候她的家中已是一窮二白砸鍋賣鐵的撐不下去,但咱這位格格一個變故之後,神奇地,就像是一夜之間菩薩顯靈,身體就全好了!

    什麽,這位聽客你說,後來格格賣布偶,開鋪子,畫畫冊,救阿哥,辦畫展這些事情你早就耳熟能詳了?你就是一直不清楚格格七歲之時,身上到底有什麽變故,讓她一夜之間全好了?

    來來來,燙一壺上好的龍井,我來跟你細細地說,這可是我娘老子親眼所見的,不是看你是真心求教,又也是尊敬咱們格格的份上,咱真不告訴你……

    話說那一天,也是五月裏,咱們的小格格偷偷求了她哥哥帶她出來看一眼……生病的孩子嘛,一直都被圈在家中看護的緊緊的,可不敢讓她外出受風受驚是不是?咱們小格格那會兒也是如此過的,但可巧了,她之前不求她哥哥帶她出門玩,之後也不求,就偏偏在那一天求了他哥哥,而且贏是磨的她哥哥答應了……

    你說,這是不是冥冥之中,必有天定呢?……說著,說話人品了一口新茶,搖頭晃腦,十分之感慨一樣……

    對麵的聽客聽到這裏,心被勾起,自然又是拱手又是作揖,央求著說客快點兒說,不能賣關子……而那說客環視一下,見他的話題已經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聆聽,當下得意一笑,又開始講述起來:

    就說七年前五月初的那一日,恰逢大集市,咱這隆福寺大街更是你來我往,熱鬧不凡……咱們的小格格那是才七歲呀,看見那有人賣糖葫蘆了就眼饞……

    說到這裏,說客和聽客都是溫馨一笑:誰家沒有個惹人疼得小妹妹小女兒呢?然後心中又覺得與這位草根出身的格格又貼近了幾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