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章擊鼓(1/4)

作者:priest字數:9408更新時間:2020-02-28 15:53:42

    黃圖霸業幾遭,青史留名一頁。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的皇帝不盡相同,有的是來治國安邦的,有的是來禍國殃民的,有的是來撒手修仙的,有的是來興風作浪的。

    先帝元和皇帝無疑是修仙派,寬宥仁厚,昏聵無能,他的兒子雖然與他政見相似,作風卻無疑是風浪派。

    隆安皇帝李豐從不信奉什麽“治大國如烹小鮮”,他為政勤勉,為人強硬,自登基伊始,便一改先帝怠於政務的綿軟作風,風風火火地開始他翻雲覆雨的執政生涯——

    元年,派安定侯顧昀護送天狼世子加萊熒惑回北疆,同時與多方締結古絲路新條,西域一線貿易通道打開。

    無論是與北蠻修好,還是將安定侯戳在西域一線,令他督辦絲路擴建事宜,都將皇上對日漸捉襟見肘的國庫的痛恨之心昭然天下,大有“你顧昀賺不回錢,就自行去賣身”的意思。

    隆安二年,魏王勾結東瀛人,妄圖從海上取王都,掀起蛟禍。未料中途陰謀敗露,江南水軍迅雷不及掩耳地拿下海蛟上賊首,魏王下獄,後服毒“自盡”。

    隆安皇帝以此為契機,狠手出手整肅江南官場,大小官員八十六人被牽連,其中四十多人問斬,秋後一次沒砍完,足足砍了三批,其他人宮刑伺候,發配流放,永不錄用。

    同年,自江南開始全麵推行新法,嚴查各地鄉紳地主圈占之地,不過查完也沒發給百姓佃戶,而是全部收歸朝廷,地方權力收攏後回歸中央,及至隆安三年時,連每一片地種什麽、建什麽,都要經過層層審批,中央集權程度當年武帝也不及,對紫流金的限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沒有人敢有異議——有異議的都是魏王黨,不是上麵一刀就是下麵一刀。

    又兩年,隆安四年時,李豐開始推行《掌令法》,令民間長臂師須自所屬地登記備案,獲得“掌令”才能繼續事務。

    朝廷按照資曆與能力,將長臂師分為五等,每一塊掌令下有印,每一枚印上都有編號,持此令者,修了什麽、做了什麽,都要留下記錄。

    什麽等級能做什麽都有嚴格限製,嚴禁不登記的長臂師私自接活。

    與軍需有關的一切甲胄與火機,非軍籍長臂師不可涉獵,違此令者,斷指發配。

    這法令一出,在朝中便爭議四起,但無論群臣如何據理力爭,皇上與經過整肅後與皇上穿一條褲子的內閣都是一句話——長臂師一脈若不掐死,如何擰緊紫流金外泄的閥門?

    而就在掌令法尚未爭論出個所以然時,李豐扔出了下一記重雷:“擊鼓令法”,直指軍隊。

    大梁朝原本按著職能不同,有七大軍種,又按著地域,在江南、中原、塞北、西域與南疆五處各設一統帥。期間武官任免、軍餉、軍糧、甲胄火機等一應調配歸兵部統籌,其他事務則由各大軍區統帥各管各的。

    而安定侯手中有一枚玄鐵虎符,可在軍情緊急的情況下調配全境兵力。

    李豐保留了五大區的布置,也沒有動安定侯手中的虎符,他隻是在各區統帥之外,又設了幾名監軍。監軍直屬兵部,三年一輪換,隻管一件事,就是向兵部請“擊鼓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