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6章離心(1/4)

作者:priest字數:10536更新時間:2020-02-28 15:54:13

    幾日後,西域諸國求和的消息傳入京城,軍機處奏請隆安皇帝後,緊急商量了一天,批複安定侯,需確保兩件事:第一,讓叛賊三五年內無翻身之力,省得他們對付洋人的時候這邊再後院起火;第二,要紫流金,越多越好,國庫之危暫解開,但大梁紫流金之困還未鬆口,四境之圍之所以先從西邊下手,玄鐵營在此是一方麵,其次也是為了以最快的速度解決紫流金問題。

    其他大小事宜由安定侯自己酌情做主。

    隨後雁親王便進宮麵聖,將這一階段的戰事、烽火票的成果與李豐做一個簡短的報告。

    李豐掐指一算,幾乎要震驚於烽火票的效果,忍不住道:“怎麽這麽多?”

    “這也不稀奇,朝中大人們急聖上之所急,願意毀家紓難者不計其數,關鍵時候豈有自保的道理?多少都盡了些力。”長庚先不慌不忙地拍了個馬屁,又道,“至於民間——有道是‘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能成一方巨賈之人,大抵都不是隻會追逐眼前蠅頭小利商販。”

    李豐沉吟片刻,問道:“那按你的意思,他們打算從朕這裏追逐到什麽呢?”

    長庚不假思索地侃侃道:“商人家財萬貫,但也需得風裏來雨裏去,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比看老天爺臉色吃飯的農人強不到什麽地方——有時候朝廷一條法令下去,就能讓萬貫家財傾家蕩產,或是行商途中遇到強梁,身家性命都會不保——如今國難當頭,以江南首富杜萬全等人為首的一幹商會巨賈挺身而出,一方麵是為了報國,另一方麵,又何嚐不是想找皇兄當個靠山呢?”

    奉承話李豐聽得多了,沒那麽容易被打動,神色淡淡地看著話裏有話的雁親王。

    長庚也不多賣關子,又趁熱打鐵道:“眼下正是用錢之際,朝廷還打算發第二批烽火票,皇兄看……是不是適當給這些商會領頭人一點甜頭,以鼓勵更多人傾囊相助呢?”

    李豐沒吭聲,用一種異樣的眼神打量起長庚。

    有時候“真心實意”這種東西是有時效性的,過期不候,譬如京城被圍困,隆安皇帝滿腔悲憤與愧疚,恨不能一頭撞死在先帝陵時,打算傳位給長庚的決定是真心實意的。也譬如眼下局勢漸穩,他看長庚的角度也隨著時日一起緩緩偏轉,也偏得十分真心實意。

    雁王李旻方才二十出頭,放在尋常人家裏,不過還是個剛剛開始學著挑梁過日子的毛頭小子,他卻在短短半年間一手將大梁危局緩和下來,此時靜立西暖閣中,芝蘭玉樹、沉穩有度,讓人說不出的……妒忌。

    試想一代九五之尊,甫一登基沒幾年,便先後被兩場叛亂糊了一身官司,還鬧出了“北大營嘩變”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奇聞異事,乃至於最後被外族鐵蹄染指山河,四方生民流離失所……而這一切在走過最低點之後,都在雁親王上朝掌握軍機處開始慢慢好轉——李豐心裏會是個什麽滋味?

    百年後史家該如何評價這段曆史?

    李豐真是一點也不想知道。

    最重要的是,他還那麽年輕。

    李豐心頭橫亙著一股陰鬱,態度也跟著冷淡下來,不輕不重地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們既是大梁子民,為國為民,便是傾家蕩產,難道不是分內之事嗎?要朕許什麽好處——那不真成了買官賣官了?成何體統!”

    長庚極會察言觀色,與李豐目光輕輕一接觸,立刻就知道皇帝這毫無來由的冷漠是因為什麽,心裏雖在冷笑,臉上卻露出一副不似作偽的震驚與不解:“皇……”

    李豐不耐煩地打斷他:“行了!如何嘉獎深明大義的民間商人,回頭讓戶部和禮部一起理出個分寸來,適可而止就是,不可榮寵太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