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9章動蕩(1/4)

作者:priest字數:9704更新時間:2020-02-28 15:54:29

    之所以這麽慢,是因為顧昀先前雖然匆忙在京城與江北之間打了個來回,但前線還有很多事沒辦完,正好讓長庚在此期間養傷,直到長庚日常行動無礙了,兩人才往回走。

    歸途中正好碰上運河沿線一片繁忙。

    正在建的廠子總歸是不太好看的,塵土飛揚,出來進去的別管是工匠苦力還是下放的文官與皇商,個個都是灰頭土臉的,但還算有秩序。

    做工的一天管兩頓飯,過了晌午,一群年輕力壯、剛剛放下屠刀的流民就聚在一起,從鐵皮的大車裏往外撈雜糧的窩窩。

    顧昀曾經微服匿名地去轉過一圈,見那窩窩掰開以後裏麵很實在,粟是粟,麵是麵,拿在手中十分有分量,與當年京城起鳶樓上珍饈玉盤流水席沒法比,甚至連粗茶淡飯都不能算,但是一群剛幹完活的漢子湊在一起,一人舉著一塊幹糧,蘸著一塊工頭從家裏拿來的醬料時一起吃的時候,看著讓人心裏踏實。

    臨近京郊,顧昀騎馬跟著長庚的馬車,沿途閑聊起這事,長庚便笑道:“工匠什麽的可能是從外麵請的,過來當工頭,帶著大家幹活,剩下大部分做工的勞力都是杜公直接從招安的流民中征來的,將來他們在哪來搬過磚,就會留在哪裏一直捧這個飯碗。為了這個,我聽說杜公向運河辦求了一道聖旨作保,以朝廷名義做保,除非是自己想走,不然廠子不會趕人,一輩子是這裏的人。”

    沒有誰比流離失所的人更期盼重新落地生根,讓這些流民自己造自己的新家,他們能把活幹得又踏實又痛快,偷奸耍滑的很少,杜萬全隻需要管飯,連工錢都省了一大筆,還經常有老太太在背後叫他“杜善人”,拜菩薩的時候總連著他的份一起,這人也實在是精到家了。

    “好事,”顧昀想了想,又問道,“這麽一來除了家人不減租之外,有點像軍戶——隻是民間不比軍中,要是有不好好做事或是作奸犯科的呢?”

    “軍機處出了條例,”長庚道,“我走之前就交代江寒石了,已經連同聖旨一起發下去了,一共十三條,內有細則若幹,他們每天晚上收工,有專人給講這個,倘若證據確鑿地犯了,運河辦的地方分枝能做主驅逐……唔,怎麽,你還擔心萬一將來有官商勾結,欺負勞工的嗎?”

    顧昀一呆 ,繼而失笑道:“怎麽,那也有辦法嗎?”

    “有,”長庚道,“在廠中做工十年以上的老人,隻要一半以上的肯為他作保,那人就能留下,並且可以上告到上一級的運河辦——其實就算是這樣,時間長了也未必沒有問題,到時候再慢慢改,沒有一蹴而就的道理。”

    顧昀:“你預謀多久了?”

    “這可不是我想的,”長庚笑道,“隻是剛開始和杜公接觸的時候有這麽一個模模糊糊的想法,這麽長時間一邊鋪路,一邊跟他們不斷地商量磨合,一年多了,方才磨出這麽點東西。杜公他們那幫人,一輩子走南闖北,西洋都跑過好多趟,見多識廣,反應也快,不過欠缺一個台階,我給他搭起台階來,他就能挑大梁。”

    書生有書生的迂腐和情懷,商人有商人的狡詐與手腕,本質上沒有什麽好壞,隻看上位的人願意往什麽地方因勢利導。

    “對了,子熹,我還聽杜公說過,西洋人有一種很大很長的車,”長庚從馬車窗裏探出頭,有點興奮地說道,“架在鐵軌上,跑起來非常快,但是又和大雕與巨鳶不同,能在後麵拉好多節,那豈不是想運多少就運多少東西?比運河水路強得多,隻是占的地方有點大,長線上不好統籌,正好可以借著這回征地建廠的機會把那東西的地方留出來了,要說起來,還真得感謝楊呂一黨買房置地勤快,省了我不少事。杜公打算先從運河沿線開始,請人建一個試試——如今江南前線這個膠著法,糧草、紫流金與火機從京城運來運去未免麻煩,要是有一天能建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