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深層次問題(1/3)

作者:叨狼字數:8056更新時間:2023-08-21 00:09:13

    “是什麽原因造成了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學生就業難題?”提問的人是央視的一名記者。

    很顯然。這也是在座的所有人心中的共同困惑,難道說,是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看上去成功了,實際上失敗了嗎?

    範無病在這個問題上要看得清楚一些,因此他的結論被記者們給仔細地記了下來。

    “首先就是擴招的短期影響,中國用短短四年的時間,使適齡青年高校入學率達到了原定於二零零八年才能實現的八分之十五,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界的一大壯舉,對於中國人力資源整體素質的提升,有巨大的意義。”範無病不無譏諷地說道,“但在入學率增長的同時,中國就業市場的培育和結構調整並不同步,就業崗位的增長趕不上高校入學率的增長,使大學生就業市場供大於求的結構性矛盾短期內不僅沒有改觀,反而進一步放大,客觀上引發了第一個畢業高峰年的就業難題。”

    “其次就是SARS的直接衝擊了。”範無病接著說道。

    肆虐全國達數月的SRAS疫情,對畢業生就業造成了直接的衝擊。

    一般來說,四五月份是高校畢業生求職簽約的高峰期,而這段時間恰恰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從四月份開始,在北京、上海等高校集中地區,大型供需見麵會都紛紛被取消。多數用人單位也暫時取消了招聘計劃,用人信息減少,畢業生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還有就是教育與就業市場不協調,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長,而人才的有效需求卻增長緩慢或持平,其主要原因在於高等教育的學科結構和培養模式不盡合理。例如,去年廣州百分之六十多的職位空缺,都集中在電腦、英語、財會等十二個專業學係,而建築、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人才已經飽和。

    “社會和關係因素造成的壁壘也很嚴重,一些製度及非製度的社會關係因素,成了許多大學生擇業時繞不開的絆腳石,堅硬的戶口製度依然是今年許多畢業生心口的痛。當他們滿懷著憧憬準備離開學校奔赴社會舞台時,許多人才切身感受到,穿越戶口那層薄紙竟是如此之難。”範無病說道。

    非本市戶口免談的經曆,讓一多半兒的被訪者感到身心俱疲,尤其對於女生而言,戶口不僅在就業問題上,還在諸如婚姻、生育方麵對她們有較大影響。有很多專業的畢業生則抱怨說,由於沒有本市戶口,使他們與許多好的工作機會失之交臂,隻好另找出路。

    激烈的就業競爭,也使許多年輕的畢業生們感受到社會關係的無處不在,在回答能力與關係對就業的影響哪個更重要時,有一半兒以上的學生會選擇後者,他們與自己喜愛的工作無緣,就是因為自己沒有關係。

    至於說目前的大學畢業生薪金待遇,則是期望與實際相差一倍。很多企業認為畢業生的薪金要求較高,不切合實際,用這些錢完全可以招聘到一個經驗豐富的人,而學生們則認為,他們的薪金要求是合適的,與他們的學曆、能力相吻合。

    例如在廣東,三分之二的用人單位認為專科生的合理薪金為每月一千到兩千塊,更有三分之一的單位將這一數字定在一千塊以下,但過半數的專科畢業生卻認為自己的薪金應在兩千到四千塊。

    此外,碩士生的期望薪值看上去也普遍過高,大部分的用人單位將碩士生的月薪定在三千塊以下,但幾乎沒有學生對此表示認同,有一多半以上的碩士生提出理想薪金為五千塊以上,但願意出這一價錢的單位也不到十分之一。

    為了解決就業問題,一半兒以上的大學生表示願意放棄自己的專業,三分之一的大學生還表示,願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地區去發展。

    選擇出國留學的人數在平穩上升,考研族仍在大幅增加,畢業後一兩年內考研的人數急劇上升,而讀研後選擇繼續深造的,占到考研總人數的一半兒以上。法律、MBA、MPA等成為繼續深造的熱點專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