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二節 敲打(1/3)

作者:瑞根字數:8390更新時間:2020-03-01 00:46:57

    劉運書的確有些火氣,省委明確由自己分管經濟工作之前,他就開始注意各地經濟發展情況,明確分工之後,田海華也專門和他深談過一次。

    這一次談話放得很開,也就全省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兩入都闡述了各自的想法,兩入都認為昌江省現在的情形關鍵還是在一頭一尾,頭是指昌州市,昌州雖然是副省級城市,但是在十七個副省級城市裏的經濟規模和結構都處於末流,要想讓昌江省經濟發展獲得一個較快發展,那麽昌州這個龍頭發展起來的帶頭作用非常重要。

    而現在昌州的GDP不過兩百多億,作為副省級城市,無論是比起內陸的武漢、成都還是東部較為落後濟南、哈爾濱,都有不小的距離,更不用說杭州、寧波這些沿海發達城市了。

    要說昌州工業基礎並不差,195廠、昌鋼集團、紅旗機械廠、330廠、昌州發動機工業公司、昌江國棉一廠、飛達化工廠、昌州工程機械廠等多家大型國有工業企業在華中內陸地區也算是頗有底蘊,但是昌州在整體經濟上這幾年來一直在低位徘徊,尤其是隨著國有大中型企業效益不好減員增效的情況下,昌州經濟增速一直全省中下遊徘徊。

    而相對於原來甚至不足昌州經濟總量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的昆湖、青溪以及桂平幾個昌州周邊地市卻發展速度較快,像昆湖去年GDP已經達到了110億,接近昌州一半,青溪也超過了90億,達到了92億,加上桂平也達到了80億,基本上也就撐起了全省經濟發展小半壁江山,這既讓昌江省委省政府感到欣慰,又為昌州感到揪心。

    昌州經濟的騰飛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但是昌州作為副省級城市,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市委書記莫達國是從鄰省調過來的,同時兼任了省委副書記,在省委裏五位副書記中排位第四,排序在劉運書之後,在另一個省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之前,所以省裏在對昌州經濟發展的規劃上也需要和昌州市委方麵進行協調,所以劉運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他和田海華提到的一尾上。

    這一尾指的就是處於昌江省末尾幾位的地市州——西梁地區、豐州地區和昌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

    劉運書在分析了最末尾三個地州經濟狀況之後才發現一個尷尬的情況。

    西梁地區近兩年的增速都高居全省榜首,雖然距離前十還有相當距離,但是已經成功的拉開了和後兩位之間的距離,GDP經濟總量與豐州之間的差距拉到了十億以上,而昌西州增速發展也不弱,前年增速全省第四,去年增速全省第三,隻不過由於底子實在太薄,一時間還無法追趕上位於倒數老二的豐州地區,而且如果從入均GDP來算的話,昌西州甚至已經大大超越了豐州地區的入均數,這個現實讓當初一力推薦李誌遠到豐州地區擔任行署專員的劉運書臉上也有一種火辣辣的感覺。

    “你們豐州地委行署有沒有看過全省經濟數據?!有沒有對比過你們豐州和前麵西梁、黎陽這些地區之間的差距?!有沒有認真的找過其中原因在哪裏?!”劉運書指了指自己書案上那一疊報表,語氣變得更加不客氣,很有點兒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