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03章暗謀(一)(2/3)

作者:河邊草字數:10190更新時間:2020-03-01 02:28:23

    先就是安氏兄弟,他們身後是昭武九姓胡人,大業年間,因突厥分裂,楊廣誌得意滿之下,目光轉向西域,於是,昭武九姓自此複興,族人行跡遍布西域諸國,遠達中亞。

    隋末戰亂一起,商路斷絕,昭武一族失了靠山,立時損失慘重,安修仁用商人的眼光看中了李軌,與之相交,助其起兵,可以說,安修仁在李軌稱霸河西的過程中,貢獻是非常大的。

    李軌稱帝之後,作為回報,也是出於安撫西北諸部人心,安修仁以涼王府司馬之職出任戶部尚書。

    其實照著李軌治下的局麵而言,安修仁坐大是不可挽回的一件事情,西北族群太多太雜,安修仁和他的族人們往來行商,跟各部都有一定的交情,重用安修仁,更有利於穩定河西人心。

    而到了今日,安修仁用頗為圓滑的手段,籠絡住了羌族諸部,和投向李軌的吐穀渾的一些部族也在眉來眼去。

    可以說,安修仁所代表的西北胡人諸部,是如今姑藏城中最大,也是最為躁動的一股勢力,一旦亂起來,後果不堪設想,血洗了姑藏城都有可能。

    相比之下,遲來的安興貴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給那些心懷異誌的人帶來了李唐皇帝的承諾。

    這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李軌一病,本就作為李唐使者來到姑藏,並借安修仁之助,在李軌治下為官的他,再不用遮掩什麽。

    這是一件比較詭異的事情,既顯示出了李軌的度量,也表明了安修仁的強大和狡詐。

    除了安氏兄弟之外,最頑固也最排斥安修仁等人的無疑是以關謹,李贇,曹珍等為首的人們。

    這無關大義,而是正經的民族之別而致,朔風凜冽的西北諸郡從來都是民族混居之地,因為相貌,生活習慣,風俗等差異,造成的衝突,殺戮已經不知凡幾。

    可自西魏漸漸強盛以來,不管是鮮卑貴戚,還是漢人後裔,來到西北之後,頭一個要整治的都是以吐穀渾和羌族為首的胡人族群。

    換句話說,漸以漢人自居的鮮卑政權,在涉及西北的問題上,態度非常明確,其他族類都處在底層,隻有鮮卑人和漢人才能高居人上。

    於是乎,從西魏宇文泰,甚至是之前開始,和西北各類胡族部落的戰爭就從沒有停止過,而且勝多敗少,每次戰爭過後,都產生很多奴隸,同時也要殺上幾個胡酋才會回軍。

    長年累月下來,那種仇恨幾乎無法抹殺。

    後來人看著這些記載肯定很高興,開疆拓土啊這是……但要知道,戰爭從來沒有雙贏一說,中原帝國的強大和榮耀,是以西北胡人族群的鮮血書寫的。

    當時的情形是怎樣的呢?到了大業年間,一度曾經強大起來的吐穀渾部族已經差不多被徹底趕上了高地,留在平地上的吐穀渾部族,大多淪為奴部,可以被人肆意殺戮的奴隸。

    羌族縮回了深山大漠,很多人一出生就帶上了馬匪的標簽,被軍隊追緝,過著亡命徒一般的生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