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85章談論(2/3)

作者:河邊草字數:6380更新時間:2021-06-14 16:11:12

    而王慶說的其實也是實情,不論李淵還是李破,他們南下長安的時候都帶走了很多人,那些人各個才幹非凡,說一句晉地之精華真不為過。

    而且晉地也非文風鼎盛之地,走了那麽多的賢能之人,後輩們卻還沒有跟上,此時正是青黃不接之時,想要引晉地人才入晉陽書院,那不止是浪費,而且之後也無法像長安書院一般很快的讓晉陽書院揚名於世。

    王琦也知道,眼前這兩位所言並非是說給自己聽的,便也笑道:“我可沒有叔父,大兄這樣的見識,也隻這麽一說。

    可養育賢才之事至尊極為重視,兩位可要上心一些,至於是引他方鸞鳳來棲梧桐,還是自取清泉而溉沃土,就是兩位所要抉擇之事了。

    我也是晉人,自小生於晉陽,所以隻想著能做一些於鄉人有益之事,我以為眼光要存於長遠,切莫為求富貴而行急功近利之舉。

    這點小小的心意還望兩位能細加考量一番。

    如今天下已平,不分彼此的事情至尊肯定要多做一些,以安天下官民之心,咱們這裏以後吃了虧,可莫要叫冤,畢竟自家人有些時候是要吃些虧的。”

    這話說的很是大氣,不像出自女子婦人之口,王慶和王祿稍稍對視,大致上都是一個心思,南園之主果然名不虛傳。

    當年王琦少時,自號南園主人,揚名於晉陽城中,如今記得的人已不多,可作為王氏中人,關於王昭儀的一切,都屬基本常識。

    也是因為性情所致,王琦對籌建晉陽書院的事情很感興趣。

    她對長安書院本就很是向往,可身份所限,不好過去遊覽,主要怕招惹是非,倒是李春帶著阿史那天香,王貞兩個曾到那裏遊玩過幾次,讓王琦很是羨慕。

    但那幾位太跳了,王琦等閑不會跟她們廝混於一處,不然挨上幾拳,或被踢上幾腳,王琦可受不了這個。

    …………………………

    其他兩人為官已久,早已練就了一身耳聰目明心亮的本事,稍一對答便發覺王琦對此頗為關注,再想想關於王昭儀的簡曆,兩人便在此事上耗起了工夫。

    正好王祿對書院之事也不甚了了,倒是王慶曾去長安書院考察過幾次,對此很是熟悉。

    於是他便將國子和長安書院拿出來進行了一番比對,最後得出結論,兩者現在大致上看不出太大的差異,但將來就說不準了。

    兩者間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國子曆來就是各朝最高學府,同時也是貴族們的禁臠,裏麵進學的多是勳舊,大閥之後,家世稍微差一點的連邊你都別想沾上,甚至有皇室入讀國子的先例。

    而文皇帝楊堅在少年時也曾入讀國子,李淵也是如此,由此可見國子之地位。

    長安書院則不同,他招收的是一些童子,雖說其中也不乏門戶高峻之人,但大部分還是庶族子弟,類似於當年文皇帝楊堅辦學時的情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