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75章稱絕(2/3)

作者:河邊草字數:6704更新時間:2021-08-02 16:31:14

    什麽草木搖曳,水流潺潺,去他娘的空明之感。

    仿佛疾風過崗,水漫山坡,山林聳動,波瀾驟起。

    曲子還是那首曲子,但呂鄉君奏來與當世之人大相徑庭,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完全拋卻了平緩的曲調,奏的又快又急。

    仿若登山遇風雨,行船至中流,可謂是險象環生。

    幾息便是一個炸音,好像在勾勒琵琶,琴音漸呈剛健。

    也正因如此,每一個音符都清晰可聞,將環境的因素所造成的缺點盡都掩蓋了下來,河岸邊徐徐而過的惱人春風都好像成為了曲子的輔臣。

    隻半盞茶的工夫,呂鄉君已是麵露紅暈,額頭見汗,顯然耗費了許多心神和氣力。

    但她那小小的身子仿佛迸發出了絕大的力量,如有一人穩坐船頭,懸於崖上,看似驚險,卻又穩如泰山。

    眾人也已被琴音所係,心神搖動,不可自抑。

    即便是李破這種對音樂幾乎無感的人,也皺起了眉頭,心說還真他娘的有點門道,但高山流水……應該不是這個樣子吧?

    咱怎麽聽來聽去好像急急要去送死的模樣,真是見了鬼了。

    好吧,也不算對牛彈琴,畢竟是智慧生物,能對音樂做出一定的回應。

    ……………………

    琴音來到高昂處,則順勢而下,漸轉低回,如雨過天晴,風平浪靜。

    這是另外一處停頓,卻絲絲縷縷,不絕於耳,沒有明顯的停留便連了下來。

    李破從來沒有想到過,音樂能傳遞出如此清晰的情緒,覺得非常之神奇。

    後來人在文化上被侵蝕的很厲害,聽到的不是鋼琴,便是小提琴之類的樂器,大家也都在說音樂無國界。

    乍一聽上去很有道理,可實際上,音樂作為文明傳承的一部分,又怎麽會沒有各自的特性和界限呢?

    西邊傳過來的那些樂曲,其實華夏這裏沒幾個人能與之產生共鳴。

    大家既不知其曆史背景,又不能理解其在什麽樣文化進程中誕生,劈裏啪啦一頓彈奏,聽著挺熱鬧,其實很多人都聽的昏昏欲睡,不知所雲。

    但你若換上夕陽簫鼓,漁樵問答等等華夏名曲試試,即便你不懂其中深意,也能稍稍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這就是文化傳承在其中起著作用。

    ………………

    琴聲依舊回響不休,叮叮咚咚,彈奏者依舊十分用力,可因為節奏的關係,卻如精靈般活潑跳動,漸漸顯出了喜悅之意。

    有如劫後餘生,風險已逝,順勢撫平了人們糾緊的心情。

    意到濃處,又是一處明顯的停頓,接著就是一變,山高水遠,境界空明,其到極處,卻又流露出了蕭瑟之感,空山寂寂,水染風寒,知音難覓,良友難尋。

    琴音沉沉,透出越來越濃重的悲傷之感,但其中又夾雜著些孤冷和傲慢,就像一個絕世劍客,拔劍四顧,難逢敵手,不覺心意茫然。

    琴音漸消,餘韻不絕。

    呂鄉君在輕輕撥弄著琴弦,眼中已泛起淚光,她徹底將自己的情緒融入了其中,仔細體會著其中的孤高傲岸,為之後做著準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