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71章共論(2/2)

作者:河邊草字數:4218更新時間:2021-11-15 18:10:33

    孔穎達聽了,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便莊重一禮,來了一句經典的台詞,“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馬周高興壞了,他沒想到孔穎達這麽好說話,還這麽有眼光……

    今天是個好日子啊……如果不是在這裏偶遇,他想拜見孔穎達等人,許就要大費周章,他還打算等上個一年半載,到長安海事學院有了些名聲的時候,再按照自己的設想行事呢。

    他說的簡單,其實想要做的是一篇大文章。

    馬周這人因其經曆的緣故,做事非常務實,覺著自己既然投身於教育行業,那麽就要在這裏有一番作為,而不是總盯著朝廷的官位使勁。

    兩個人又說了一些,完全把兩位進士給扔到了腦後。

    孔穎達對辦學極有興趣,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他是受惠於文皇帝年間的諸般舉措而漸漸名聲鵲起。

    他入仕之後,很多年都在國子監或是之前的太學當中任職,這顯然是追隨他那老師的足跡在前行。

    國子監那種半死不活的地方,他一待就是二三十年,以其才學來說,若非自己願意,也實在找不出其他的理由。

    可見他對官位什麽的並不在意……

    和有所圖的馬周相遇,兩人簡直是一拍即合。

    一老一少不知不覺間便喝的多了,醉醺醺的他們還談興未盡,兩位新科進士完全淪為了打雜旁聽的角色,緊著給他們倒酒布菜,殷勤有如弟子。

    其實這對於還未涉足官場的年輕人來說,這確實是一生都未必能遇到的機緣,也許那些名門望族出身的家夥輕易就能聽到賢者坐而論道,並習以為常。

    可李氏兄弟就另說著了……

    孔穎達向來守禮,隻是喝多了以後,卻也露出了些文人固有的狂態。

    談論到國子監學製的種種弊端的時候,出口就是,一年幾百人,各個腦滿腸肥,入學國子,隻為爭權奪利。

    朝中往往視而不見,隻知道拉攏各家門戶,沒有一點存心辦學,養育人才的意思。

    好嘛,這是把朝廷和貴族們都給罵了,很有些孔府後裔的超然模樣。

    他又點評起了長安書院,說那邊的人也不太像話,很多人都是為了求名,給生員們講學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簡直就是誤人子弟,就算名聲再大,於世人也無半點益處。

    嗯,如果李破在這裏,他就會明白,這是碰到了一位理想主義者,滿腹的牢騷,偏偏卻又無能為力,整日就和自己較勁了。

    馬周的話越來越少,他眨巴著一雙醉眼,心裏頗為痛苦,本來以為遇到了一位寡言之士,不成想人家滔滔不絕之際,深厚的文學功底壓的他抬不起頭來。

    這時他才相信那些傳聞,孔穎達自小勤奮好學,日誦千言,熟讀經史,善於辭章,等閑人若不另辟蹊徑,想跟他坐而論道,那簡直就如小兒拿著把大刀在關公麵前揮舞,隻有可笑二字可以形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