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76章座次(1/3)

作者:河邊草字數:6552更新時間:2021-11-18 16:10:44

    杏林宴上,進士們陸續入內。

    座次早已定下,禮部的官員在那裏宣讀姓名。

    讓進士們驚詫的是,先入座的竟是明法科進士,製科兩人,常科四人,分一等二等,一等坐於前排,二等在後,不分左右尊卑,分占鼇頭。

    進士們當即就騷動了一下,竟不是明經進士,這意味著什麽?是說明經進士不再如以前那般金貴了嗎?那之前說的恭維話豈不有點多餘?

    前隋開科,為表明尊崇儒術之意,明經,秀才,進士三科考卷相類,被許為含金量最足,其中尤以秀才科所考最為艱深,所以出身前隋秀才科的人物,就相當於當時的狀元之才。

    當然了,由於前隋取士並沒能堅持下去,開科的時間表也很隨意,所以也就沒有形成慣性以及固有的模式和印象。

    隻是通曉經義還是為讀書人所推崇,對孔孟之道的記憶和理解越深,越是有才學德行的象征,這種思維可謂是深入人心。

    這裏麵的人自然指的是讀書人,後來延伸出來的什麽半本論語治天下之類的言論,隻是這種思維的延伸,偏狹而又狂妄,是士大夫階層進入到僵化,傲慢,不思進取,甚至是腐化階段的產物之一。

    ………………

    從前漢尊崇儒術開始,至今已有數百年,雖然割據戰亂的時間多了一些,可讀書之人,不論貴賤,還是繼承了前漢儒家為尊的思想。

    前隋開皇年間,文皇帝楊堅的諸般舉措針對的其實是那些鮮卑貴族群體,往大了說是在推動民族融合,消除割據日久所產生的隔閡,沒有比文明認同更好的辦法了。

    而往小了說,則是鞏固前隋的統治地位,儒家思想是非常適合封建統治階級的工具,這在漫長的曆史進程當中已經得到了驗證。

    ………………

    如果是放在後來,這小小的變動可能就會引發一場天大的風波,別說讀書人不會答應,即便是朝堂上的那些文臣們也會群起反對。

    矛頭是指向君王還是“奸臣”,那就看當時的政治環境了,不把“國賊”打趴下幾個,讀書人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掀起黨爭也在所不惜。

    但話說回來了,如今的情況顯然和後來不同,大唐頭一次開科取士,加上前隋的那幾次,也是屈指可數。

    朝廷此次不以明經為尊,讓進士們有些驚訝,卻沒有那麽多的抵觸情緒,因為他們大多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就算明白,他們也不如後來的讀書人那麽頑固,沒有那麽條條框框約束他們,從貴族到百姓,風氣開明,願意接受新鮮事物,除非觸及到了他們的根本利益,不然剛剛經曆戰亂的人們是不會自尋煩惱的。

    維護儒家正統?算了吧,難道明法科進士就沒讀過聖賢文章?

    所以說這隻是朝廷對科舉的調整改動,根本算不上什麽創新鼎革之舉。

    進士們稍有騷動,互相瞅瞅就都又平靜了下來,除了美滋滋入座的幾位明法科進士之外,其餘的人都暗自責怪朝廷之前不曾明言,不然的話也不會有那麽多人參考明經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