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90章氣象(2/3)

作者:河邊草字數:6906更新時間:2021-11-25 16:17:22

    ………………

    大唐元貞五年七月初八,這是一個值得人們記住的日子。

    郫國公何稠上書,他所著的何氏工物終於完成了,直接由侍中封德彝送到了李破麵前,交由皇帝禦覽。

    全書分為六卷,共四十二冊。

    內容涉及術數,堪輿,建築,雕刻,織染等工藝技術,農業工具製造等方麵的知識,最重要的其實還是何稠的老本行,建築工程類的方方麵麵。

    這是何稠的著述,卻也凝結了很多前人和今人的心血和知識。

    何稠在前隋曾掌管大府,任職太常寺卿,他的著作中所講述的,其實是對前隋乃至於魏晉南北朝進步工藝的總結。

    尤其是在各種建築方麵,因為前隋接二連三上馬各類大工程的緣故,其在各類建築門類上得到的經驗和進步,都非前朝所能及。

    還是那句話,前隋雖然亡了,但它所留下的遺產卻還一直璀璨生輝。

    尤其是唐初這段時間更為寶貴,想把這份遺產頗為完整的繼承下來,並不容易。

    李淵父子因為受時代所限,很難做到這一點,可李破卻在不停的追尋著蛛絲馬跡,也在不停的收獲著前隋遺留下來的最為寶貴的東西,知識……

    ………………

    這一次李破沒有嫌煩,而是拿出了十二萬分的耐心,一冊一冊的先行拜讀了何稠的大作。

    並讓人把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取來,和何稠的著述做出一定的對比。

    在這中間,他幾次召集太常寺,少府,工部的官員進行論述商討,看上去比製定唐典,修訂隋史時還要上心許多。

    他並非故意做出姿態,可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這番動作確實激起了一些人的著作熱情。

    何氏工物到了此時,該是刊行天下的時候了。

    這種著述的作用在於知識的傳承,不使生產力退步,中原每一次戰亂,都會造成知識流失的現象。

    尤其是胡人入主中原的時候,他們對生產力造成的破壞尤其嚴重,社會發展陷於停滯都是好的,很多時候都是以退步作為結尾。

    當讀過書的人們認為給胡人效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的時候,就更為可怕,他們會想出許多主意來幫胡人鞏固統治。

    愚民和阻止社會進步就是其中的常態化操作。

    為虎作倀,不過如此……

    ……………………

    而在六月間,匠作監竇師綸率匠作監眾人已經驗證過了雕版印刷術。

    他們這段時間不但自己製作了更為精良的雕版,還用雕版印出了一冊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梁武帝命給事中周興嗣編纂的時文,四字為韻,語句流暢,簡潔生動,保羅萬象,文采斐然。

    因為刻意為之的關係,其中沒有任何重複的漢字,據說是周興嗣從王羲之的蘭亭閣序中挑選出一千個文字所作,可謂是匠心獨具,極盡機巧之能事。

    傳出後漸漸成為了貴族為兒女啟蒙時的必讀文章,差不多也就相當於兒童的啟蒙讀物了,像是李原就受到了千字文的荼毒,很是被打了許多竹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