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96章南下(2/3)

作者:河邊草字數:6728更新時間:2022-01-17 16:14:24

    小女王蘇毗末羅率軍進圍邏些城。

    阿史那大奈則領兵繼續南下,一日後據桑野寺,渡過雅隆河,直撲雅隆河穀地區。

    …………

    雅隆部的起源已不可考。

    蘇毗人以前應該是西羌南遷與當地部族融合而形成的高原邦國。

    香雄人大概率是高原土著民族,極為古老,高原上的文明,尤其是宗教,文字等方麵,都有著香雄人的影子。

    雅隆人在漢時有所記載,西羌旌牛夷西遷入高原地帶,聽上去就很像是六犛牛部的祖先。

    至於雅隆人自己的曆史觀,和中原先民相像,充斥著神話傳說的色彩,不可盡信。

    不過很多靠近中原的邦國都是這個樣子,他們自己沒有記錄下多少曆史,可是他們卻可以從中原的史冊中尋找到關於自己來曆的蛛絲馬跡。

    這對於後來鄰國們的史學家們是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當然了,如果他們成為了華夏民族的一部分,也就不用外道了……

    隻是如今像雅隆人這樣的族群還沒有進入到大家庭之中,所以大唐還需加倍努力。

    …………

    別看雅隆諸部以前被人稱作六犛牛部,實際上他們隻有兩個大部,白犛牛部和黑犛牛部,和陰陽判官似的,打著黑白兩色旗幟。

    黑犛牛部在澤當地區遊牧,白犛牛部則在窮結地區活動。

    根據雅隆人的七王傳說,六犛牛部的主體,雅隆部,也就是悉勃野部很可能才是正經的外來人。

    唐軍的到來,打破了雅隆諸部剛剛恢複不久的平靜。

    其實大軍在蘇毗人的幫助之下,駐紮在碾格爾城的時候,便已經做好了攻打雅隆諸部的大致計劃。

    大軍一旦越過雅隆河,目標非常明確,先就是清理窮結地區的雅隆部族,首當其衝的便是白犛牛部。

    …………

    很久以前,白犛牛部其實就是雅隆人的主部,他們和黑犛牛部一東一西生活在吉曲河流域南部。

    為了爭奪牧場和耕地,兩部沒少進行激烈的交流,隻是因為兩部風俗相近,人種也大差不差的緣故,才漸漸融合在了一起。

    開始的時候,大家並沒有說自己是什麽岩女和神猴的子孫,隻說他們的祖先領著兩個兒子驅趕著六頭犛牛來到了這裏,並繁衍生息開來。

    而先祖的兩個兒子,就是黑犛牛部,和白犛牛部的源頭。

    後來但凡學過點生理知識的人都明白,這種說法絕無可能,基因他不允許啊……

    倒是後來關於岩女和神猴的傳說還比較像人類起源的樣子,岩女雖然隻有一個,猴子卻很多,在基因競勝層麵,可以實現,也符合母係氏族的特征。

    嗯,不管怎麽說,生活在窮結地區的白犛牛部,是代表著如今高原各族最先進的生產力的。

    因為他們在很多年以前就實現了半耕半牧的生產方式,在社會結構以及統治層麵也要比更加古老的蘇毗和香雄人先進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