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03章取士(2/2)

作者:河邊草字數:4278更新時間:2022-09-24 03:29:50

    見皇帝依舊對科舉熱情不減,他也就放下了心事。

    國朝大政,就怕突然中斷或者轉向,這裏麵影響因素很多,有的時候確實是中間環節出了問題,不得不停下來仔細商討。

    更多的時候則是皇帝自己的問題,不能一以貫之的執行下去,忘記了自己製定政策時的初衷。

    這種事是非常常見的,皇帝也是人,有其興趣所在,有的事情做著做著皇帝先就煩了,關注點漸漸轉移到了其他事務之上,再加上受到一些權力鬥爭的影響,很多看上去不錯的政策便就此夭亡,沒能堅持下去。

    李綱是經曆了數朝的老臣,這種事見的太多了。

    尤其是當年楊廣執政期間,興趣多而廣泛,而且非常之善變,有些事剛做個開頭,人家的興趣就沒了,於是人還未亡,大政已息,沒有什麽比這更能重創臣下們的積極性了。

    這麽鬧幾次下來,再有政令發布,臣下們的心眼便靈活了起來,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反正這些政令也執行不了幾天,估計就又有變化,那還費那力氣做什麽?

    …………

    李綱放心了,李破也沒讓他失望,第二天就安排了一個小朝會,把禮部四品上的官員都招入宮中,對即將到來的科舉京試做出了符合預期的表態。

    今年科舉比上一次規模要大的多,而且科目也多了起來,元貞七年這一科取的進士能有九十多人,差不多是七十多人中取一個,淘汰率是非常高的。

    加上之前的鄉試,道試,在京試中被取中的這些真真是萬裏挑一,都是讀書人中的精英。

    李破在會上做出了指示,各科取士很多求的是務實之才,並不是文章做的有多好,字寫的有多規整,看的是內容,考生從試卷中展現出來的眼界等等。

    文字上的功夫再好,弄的花團錦簇一般,寫出來的東西卻離題萬裏,都不能取中為進士。

    所以閱卷的考官不能有書生氣,什麽鄉黨,什麽親戚,什麽人情,都給朕放在一邊,一旦有人徇私,立即交大理寺議處。

    畢竟這些取中的進士是要去縣中為官的,要為一縣百姓負責,什麽都不懂,隻會做文章的人能做個好官嗎?

    而科舉的弊端就在這裏,科舉官很容易出現的一種現象就是眼高手低,加上一些讀書人不屑於實務,專做表麵文章。

    開始的時候取中的少,還看不太出來,等到科舉官多了起來,政局就會漸漸從縣中開始糜爛。

    等入仕的開口放大,貧寒士子一擁而入的時候,也很難說是個好現象,以前生活貧苦的他們想要什麽,那簡直太清楚了。

    於是乎打擊腐敗,規範官員操守也就成為了開科取士的曆代王朝最為關注的地方。

    唐初還不用擔心這些,李破隻是想要科舉的根基打的牢固結實一些,別讓那些糟心事發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而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