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75章 真忠臣也!(1/3)

作者:府天字數:8834更新時間:2020-03-01 04:40:10

    穎王一得到監國名義,雖並未立刻宣布李隆基的死訊,但論功行賞卻立馬毫不拖延地開始了。

    郭子儀封代國公,拜司徒,程千裏爵封虢國公,拜司空,俱加開府儀同三司。以仆固懷恩為安北大都護,安北四鎮節度使,轄安北牙帳城、仆固牙帳城、同羅牙帳城、回紇牙帳城,控黠戛斯、骨利幹、葛邏祿等諸都督府。以張興為河東節度使;以侯希逸為平盧節度使,李明駿為平盧節度副使兼安東都護;一應均加特進。調李光弼於範陽,任範陽節度副使,北平軍使。準北庭節度使李佺告老,以北庭節度副使段廣真接任北庭節度使。

    然而,最引人矚目的不是別的,而是杜士儀辭相,拜範陽節度使,進太尉,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安撫河北。同時將淄青登萊四州劃歸河北道,蠲免河北道二十八州郡租賦三年,由杜士儀主持清丈田畝及核定人口,招募隱戶流民耕種。同時與之同往河北上任的,尚有一張長得讓人目瞪口呆的官員名單。隻有真正仔細的人方才能夠發現,其中不少都是杜士儀平定河北後臨時辟署的那些官員,至於降將的安置,誥旨避重就輕地提了一句酌情使用,再無他話。

    同時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原本在西域幹得有聲有色,憑借自己的本事,而不僅僅是父親的名聲站穩腳跟的杜廣元,竟是同在調任之列。杜士儀仿佛絲毫不在乎外間的議論,直擢長子為範陽都知兵馬使,調去河北。同時,其幼子杜幼麟仍舊留在了長安,將飛龍騎。當得知杜士儀辭不受封王爵,兼且辭相意堅,登時那些虛懷若穀,高風亮節之類的評價,猶如不要錢似的往杜士儀身上傾瀉而去。

    丟下在朝中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宰相不當,卻要去千瘡百孔的河北,這是何等風範!而且據,杜士儀甚至不等新君登基就走,此前帶回京的兵馬亦是隨之各歸本鎮!

    臨走之前,宣陽坊杜宅仍是閉門謝客,不接待那些前來求見的人,而杜士儀本人親自前往辭行的,除了姻親平康坊崔家,便是吳王李祗這位如今最有聲望的宗室。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在這兩地之外,他最後拜訪的,卻是業已門庭冷落車馬稀的高力士家。昔日王公貴戚往來頻繁,外官進京無不最先前來拜會的朱門豪宅,現如今粉牆如新,明瓦燦然,卻流露出了一種蕭瑟腐朽的味道。

    親自迎出來的麥雄有幾分誠惶誠恐,行過禮後方才低聲道:“家翁病了好些,不能前來迎接,還請大帥恕罪。”

    “我和高老相交多年,這些話就不要了。”

    在杜士儀想來,高力士這場病自然是心病。無論是誰,自幼入宮,又忠心耿耿侍奉子那麽多年,臨到頭卻被那樣算計一場,即便最終平安退場,那心裏被狠狠戳的一刀,絕不亞於**上的真實創傷。然而,當他真正見到高力士時,發現對方在這短短十幾之內,已然形銷骨立奄奄一息,他仍然大吃一驚,回過頭來便瞪著麥雄問道:“這樣重的病,怎麽不讓人告知我?”

    麥雄在杜士儀那犀利的目光下,唯有低頭不語。而這時候,還是高力士用極其低沉的聲音道:“是我不讓他的,也沒有請大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