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第一次紅利(1/4)

作者:緋紅之月字數:9922更新時間:2023-10-31 23:43:01

    “林老師。”一個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婦女帶著自己的孩子和林莫磯熱情的打了招呼。莫磯一手扶著腰,正在她丈夫鄧肯的攙扶下散步。少女時代那種略帶尖銳冷淡的神色已經徹底消失,即將成為人母的溫暖笑容浮現在她白皙的臉上。

    打招呼的是林莫磯學生的母親,1956年,共和國的教育事業收到了第一次紅利,全國各級小學畢業了將近2000萬的小學畢業生,在國家初期工業化的時代,這些人的基本素質還是能夠滿足要求。不過,由於入學年齡的問題,最小的畢業生不過10歲,最大的則將近20歲。不管從法律上或者人情上看,10歲的孩子是不能夠工作的。共和國新推出的就業暫行辦法中,企業隻向14歲以上國民提供就業機會,14歲以下的,就隻能夠上初中了。

    這當中牽扯著太多的利益糾葛,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法令雖然已經頒布推行,但是在強大的曆史慣性中,不把它當回事的人大有人在。孩子們早一日工作,就早一日給家裏帶來經濟效益,養兒防老的認識根深蒂固的共和國,讓孩子早日上班就成了一個迫切的希望。所有人都知道,中學是不提供免費午餐的,不少曾經同意甚至支持孩子上學的家長,在孩子就讀中學的問題上,立場難免有些變化。例如林莫磯麵前的這位孩子家長。

    學校已經組織過教師的思想工作,在這個問題上,老師們必須全力說服家長,讓他們的孩子及繼續上學,特別是那些年齡14歲以下的孩子,更是不允許教師們說出任何讓孩子就業說法。

    林莫磯是真心的讚同這個觀點。除去對共產黨有極大偏見的那麽極小一撮人,新舊知識界對共產黨在這方麵的努力和成效心服口服,國民素質是通過教育提高的,強國是由高素質的國民組成的。凡是經曆過國民但時代的知識分子,隻要還有良知,他們都不得不承認,共產黨完成了中國百年來追求獨立自主的夙願,天下的氣運已經掌握在黨的手中。

    不出莫磯所料,那位家長詢問起孩子繼續上學的問題。聽完了莫磯關於繼續上學的建議後,家長露出了一臉愁容,絮叨的說起帶孩子的困難,又勉為其難的表示,會讓孩子繼續上學。莫磯聽完一笑了之,想不讓孩子上學,現在是違法行為,且不論政府要找麻煩,光是居委會的大媽們,都能讓這位家長受不了。

    等這位家長離開之後,旁邊的鄧肯微笑著對莫磯說道:“夫人,你還真的桃李滿天下,隨便上街都能碰到熟人。”

    “切,我先說好,等咱們孩子要上學的時候,你可別讓他來我們學校。”莫磯一麵拉緊丈夫的手臂,一麵憧憬的說道:“我希望他能夠去美國讀書,你覺得呢?”

    鄧肯是麻省理工大學電子係碩士,數學係學士,他想了想,“我覺得牛津大學不錯,英國的基礎科學不比美國差。我更喜歡歐洲一些。”說到這裏,鄧肯傻乎乎的笑起來,“生兩個孩子,一個去英國,一個去美國。我覺得最好。”

    “我才不讓他們去國外呢!”莫磯幸福的說道,“我要看著他們慢慢長大。”

    夫妻兩人一麵悠然的走著,一麵輕聲談論著現在和未來的幸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