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最終章 天下(上)(2/4)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8674更新時間:2020-09-11 07:16:54

    往常在大家的印象中,南京雖然是大明的留都,除了內閣之外,一應的政斧機構,如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翰林院、國子監、太常寺、鴻臚寺、六科、行人司、欽天監、太醫院、五城兵馬司等等,凡燕京有的,南京也都有一套。但由於皇帝在燕京,實際的政治權力也掌握在燕京衙門手中,南京的衙門官員,全都無權無勢,是仕途失意之人,被安排來南京當一個‘養鳥尚書’或者‘蒔花禦史’,基本上就算離開權力圈子了。所以大家很難不忽視南京的官員。

    然而從萬曆初年開始,情況漸漸發生了改變。因為改革的需要,至少是以此為借口。大權在握、無人製衡的沈閣老,悄悄增加了南京政斧的權力……首先是在推行考成法時,以大明疆域遼闊,燕京對南方的官員考核不利為由,推行南官南考,北關北考,也就是把對南方官員的考核,交給了南京吏部和南京都察院,這自然使兩大衙門權威曰重,以至於南方官員不怕燕京部院,隻怕南京部院。

    但最根本的,還是在一條鞭法改革中,為了實現財政的中央總收總支,成立了‘度支全國錢糧總司’,簡稱‘度支總司’,由戶部尚書任度支使,南京戶部尚書任副使,在兩京分設南北總庫,在全國各省設立分庫。規定各省所收稅銀,除規定作為地方費用的部分,一律先行解送分庫,再由南北總庫統籌買辦。

    這是公然賦予南京財政大權,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自然惹得燕京的官員很不滿意,但當時沈默如曰中天,說一不二,他隻說一句:‘誰都可能有去南京當官的時候。’就讓所有人都閉上嘴。

    有了財權,南京六部便相繼盤活,基本上南方的事情,南京各部就料理了,隻需要向燕京報備一下。

    當時就有人痛心疾首說,百年之後,大明若是出現南北朝,首輔大人就是罪魁禍首。

    沈默卻笑道,百年之後的事情,誰能說的準呢?

    總而言之,他對南京官場可謂有再造之恩,幾年之後,南京官場便不再是人人視若畏途的冷衙門,加上南京比燕京優越的多的自然條件和物質條件,許多官員在燕京謀不到理想職位的時候,便會選擇到南京為官。

    萬曆八年,沈默丁憂,人們預計南京官場的短暫春天也將過去,畢竟換了哪個皇帝,也不可能容忍這種事實上的南北分治。然而後續的發展,卻讓預言家們跌碎了眼鏡。

    因為一上來,燕京官場就跟皇帝頂起牛來,雙方是互不相讓,大打出手,真叫個飛沙走石、屍橫遍野……官員被貶出京城,去向八成是南京。還有不少官員,不願參與到和皇帝的鬥爭中,選擇暫時明哲保身,更是將南京視為最佳的避風港。

    而且南京的官場,行事也愈發低調起來,原先每次政潮,還不甘寂寞的正當排頭兵,這罵皇帝的奏章卻很少,即使有也能看出是抹不開情麵的應景之作。好像大家真的不關心京城的爭鬥,在盡情享受那旖旎的秦淮風月一般。

    這讓萬曆產生一種錯覺,好像南京的官場很乖,混蛋都在燕京一樣。再說他光收拾燕京的刺頭就忙不過來,也樂得南京官員風花雪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