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五四章信仰(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9958更新時間:2020-03-01 06:44:40

    當夜,王賢宿在鄭家,翌日蒙蒙亮,便聽到外麵有鍾聲敲響,連綿不絕。訪問下載他起床出去觀看,便見鄭家人已是紛紛起床,鄭沿迎上來,歉意道:“吵醒大人了。’

    “妨。”王賢搖搖頭,問道:“為何敲鍾?”

    “這是我鄭氏的祖訓,每卯時敲會善鍾二十四下,全族聞聲起床。續敲四下,同時梳洗;再敲八下,男女列隊,到宗祠的師儉廳前聽族長訓話。”鄭沿介紹道。

    王賢是體驗過宗族生活的,他王氏一族便算是很講究的了,卻也遠沒這般規矩……不禁饒有興趣道:“外人可以參加麽?”

    “外人不可以參加,”鄭沿笑道:“但二老爺不算外人。”著伸手道:“請。”

    “請。”王賢稍事盥洗,便跟著鄭沿先一步到了鄭氏宗祠。宗祠是鄭宅鎮的核心建築,規模可謂浩大。內分五進,第一進便是師儉廳,正中懸掛著太祖禦筆的‘孝義家’匾額,兩旁柱子楹聯‘史官不用春秋筆,子親書孝義家’,左右牆上,還各有一個八尺高的大字‘忠’、‘義’!氣勢雄偉,正氣浩然!

    王賢不禁好奇問道:“能為子配聯的想必也是重臣名儒吧?”

    “嗬嗬……”鄭沿那張忠厚的臉上,閃過一絲緊張道:“年代太久,不記得了。”

    “哦。”王賢心,可能是宋濂所書,太史公尚未平反,所以不好提及。

    他卻不知道,這副楹聯,乃被夷十族的方孝孺所題……鄭家敢掛著,就已經是莫大的勇氣了,又豈敢明?

    師儉堂前種著幾株蒼勁盤曲的柏樹,旁有水池,一大二,成‘品’字狀。古柏水池,寓品行高潔,宗脈長青。

    接下來,王賢便看到終生難忘的一幕……悠揚的鍾聲中,鄭氏一族的男女從晨曦中走來,每個人都衣著整潔、意態肅穆,雖有數千之眾、卻多而不雜、忙而不亂、進退有序。院裏院外,男女左右分立、各安其位,除了沙沙的腳步聲,競連咳嗽聲都聽不到。

    待各就各位,堂前響起鼓聲,鄭沿悄悄告訴王賢,這是敲‘聽訓鼓’,敲響聽訓鼓,即表示族長開始訓話,不過老族長上了年紀,如非必要,都是令子弟中出類拔萃者代為誦念家規。

    王賢點點頭,便見鼓聲中全場肅穆,老族長中坐,一名青衿弟子立於堂前,朗聲誦念鄭氏家規:

    “人家盛衰,皆係乎積善與積惡而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理昭然……”

    “凡為子弟,必孝其親;為妻者,必敬其夫;為兄者,必愛其弟;為弟者,必恭其兄……”

    “卑幼不得抵抗尊長。受長上訶責,不論是非,但當俯首默受,毋得分理見兄長,坐必起,行必以序。子侄雖年至六十者,亦不許與伯叔連坐。”

    “對祖宗朔望必參,四時祭祀;幼者必後於長者,言語亦必有倫……”

    隨著那弟子抑楊頓挫的音韻,鄭老爺子便跟著搖頭朗誦,族中數千男女亦齊聲朗誦,聲音琅琅,穿透際,將空和人的心靈,洗滌的一塵不染。待到朗誦完畢,靜思己過片刻,族人便入左右兩個偌大的飯廳食飯。左為‘同心堂’,是男人會膳處,右為‘安貞堂’乃婦女會膳處,都齊刷刷排著一排排長條桌,桌上的飲食皆是族人們勞作所得,雖不豐富,卻吃得安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