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七八章 決定(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8870更新時間:2020-03-01 06:44:59

    還是那句話,朱棣能戰勝建文、逆襲成功,自身努力還是次要因素,必須要對手蠢到逆才行。比如李景隆,當他抵達前線時,發現大軍一鼓作氣,眼看著就要攻破北平了,這位二世祖不高興了,因為這時候拿下北平城不是他的功勞,那還得了誰敢跟本帥搶功?李大帥當即下令,誰攻的城,馬上給我退回來他爹一代軍神李文忠要是知道自己有這麽個兒子,非得和太祖皇帝一起氣活了不可。

    攤上這麽個老大,幾十萬大軍倒了八輩子黴,結果全軍覆沒……

    按就是瞎子也該看出這貨比趙括還坑爹了吧?可是黃子澄這白癡,回頭竟然又建議派李景隆去領兵打北平,也不知姓李的給他塞了多少好處……而建文對黃子澄的信任,也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竟又答應了。

    人同樣的錯誤不能犯兩次,建文帝就偏偏不信邪,結果這次李景隆又刷新下限了。到了北平,他竟然被鄭和嚇得逃跑了,逃就逃吧,竟不跟部下一聲,把六十萬大軍留在冰雪地的北平外圍喝西北風……

    就這樣一個敗掉百萬大軍的罪臣,換在哪個朝代,都夠死一百回了,可是在仁慈的建文這兒,他竟毫發無傷。但是比起建文對朱棣的愛護來,這又算不得什麽了……從一開始兵圍燕王府,一直到靖難之役開打三年,建文帝反對囑咐他的將領,別讓我背負弑叔的罪名……

    皇帝金口一開,朱棣自此成了刀槍不入之體,簡直就是開了掛,自從得知好侄兒的關愛後,朱棣自然要將這份‘好意,用到極點。每戰必衝鋒在前,朝廷軍隻能避其鋒芒,燕軍往往勢如破竹,戰局往往就此扭轉。

    除了在戰場上耍賴,朱棣還用來打擊對手的士氣。一次大戰後,他竟隻帶了十餘騎,在官軍大將盛庸營壘前,呼呼地大睡了一夜。第二一大早,盛庸的人馬躍躍欲試地圍定了燕王。燕王卻麵不改色,朝著盛庸一陣胡吹海侃,然後從容地從鎧甲陣中穿過,揚長而去,盛庸不敢攔。

    拜托,這樣還打個屁啊官軍士氣萎靡到了極點……

    而朱棣的神話就此鑄成,之後哪怕遇到失敗和艱難的局麵,他手下的將士都堅信,如神下凡的燕王殿下,才是大明朝的真命子,一定會帶給他們最終的勝利

    而建文帝這個仁慈博學的年輕皇帝,從沒經曆過一的戰場洗禮,在一幫二百五儒生的參謀下,他軍令零散、賞罰無度,政治上彷徨無措、朝三暮四。在兩軍交戰的最關鍵時分,建文帝竟傷情於宮嬪投繯自盡,不能自已,深居簡出,無心於朝政。朝廷上下離心離德,悲觀失望的情緒迅速彌漫開來……

    終於,建文四年,朱棣采納姚廣孝的建議,避開城市直搗京城。在建文帝格外恩典下得以活命的李景隆,毫不猶豫的背叛了皇帝,與穀王一道開城門迎燕軍進京,建文帝的所有儒雅仁和,太祖冀望於他的煦和文治都恍若一江流水向東流,奔流到海不複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