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四六章 難老泉(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9228更新時間:2020-03-01 06:47:22

    不到晉祠,枉到太原。

    出太原城西行四十裏,有一座懸甕山。山不高,但山脈延綿,有如伸開的雙臂,將晉祠的參古木、殿堂樓閣,還有深潭泉水擁在懷裏。這雙臂擋住了呼嘯的北風,讓晉祠中有白雪皚皚而無刺骨深寒。雖在三九寒冬,依然泉水叮咚,長流不息……但見這裏一泓深潭,那裏一條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細流脈脈、衝開厚厚的雪層;如線如縷,仿佛長流不息。

    這些水都來自難老泉,,難老泉出自懸甕山,也是晉水的源頭。水從一丈深的石岩裏湧出來,真有點象從甕裏湧出的樣子,泉水汩汩不停,澄清碧綠,像瀉玉潑翠一樣流淌下來,不僅為晉祠各處的河、井、溝、渠注滿了清泉,還灌溉著方圓千頃的糧田,滋養著三晉大地。

    當然最好的泉水,永遠來自離泉眼最近的地方。從難老泉向前走幾步,有一水潭名曰‘不係舟,,潭四周用漢白玉低欄圍成船的樣子,因此得名。潭水冬溫夏涼,像現在這樣的三九寒,水汽蒸騰氤氳,如雲霧一般。水麵有浮萍,潭底有水草,都冬夏常青,長長的水草隨著流水波動,象風吹麥浪,蕩漾起伏,坐在不係舟中品茗賞雪,真似誤入瑤池仙境一般

    這樣神仙般的福氣,自然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不過像山西布政使和太原知府這樣的大人物,想要晉祠閉門、賞雪品茗,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那ri張hun吃茶時,嫌運到太原去的難老泉水,泡不出密雲龍的真味兒。賀知府便張羅著請藩台大人到晉祠來,用剛從泉眼裏打上來的泉水試一試。

    雖然晉祠離省城四十多裏地,又是隆冬寒月,但這樣一樁讀書人的雅事,兩位大人自然不嫌麻煩,要不是被老王妃的喪事牽絆著,他們早就過來了。這不,好容易把熱喪熬過去,賀知府便迫不及待把藩台大人請到了晉祠來……

    此刻兩人坐在漢白玉雕砌成的不係舟中,舟中四角四個燒著白絲炭的暖籠,驅走了冬ri的寒意,讓二位大人不必穿戴厚重,隻需輕裘緩帶即可。四壁紗幔輕垂,掛著名貴的字畫。黃梨木矮腳茶桌上擺著jing致的茶點,焚著一爐名貴的檀香。還有歌伎在角落輕拂琵琶慢彈琴,奏出悠揚的樂聲,盡顯名士風流,真是神仙都不換的享受。

    可見為了今ri的品茗會,賀知府是挖空了心思,不過最讓張藩台讚歎的,還是他命巧手匠人,臨時架起的一套取水裝置,一截截竹筒將清冽的泉水從難老泉眼中汲出。泉水幾經周折,被引到不係舟上,緩緩注入一根長約丈餘,鋪了寸把厚銀白細沙的寬大竹筧。經沙過濾後的晶亮水珠,再滴入一隻潔得發亮的白底青花瓷盆中。

    這jing巧的設計讓泉眼的水不經人手,便來到不係舟上,且又經一道沙濾,甚至要比泉眼裏的泉水,更加清冽潔淨。張hun見獵心喜,命人從瓷盆中舀一盞泉水,也不泡茶,也不加熱,便直接品飲,頓感無比的甘美清冽,沁人肺腑。不禁連連點頭讚歎道:“此等好水,方配得上我的密雲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