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55章 入貢院(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8562更新時間:2020-03-01 06:48:39

    為了防止舞弊,考官自接到旨意起,便要住進貢院中,外簾官直到考試結束才能出去,至於內簾官,就更要等到放榜才能重獲自由了。

    從北苑出來,王賢便和眾簾官乘車去往位於城東的貢院。馬車上,有擔任同考官的文官在旁若無人著話,通常和武官在一起,他們的話會多些,也更文縐縐,特別愛掉書袋……比如為何貢院位於城東,是因為取東方文明之意。比如貢院與觀象台相望而立,是取《易經》中‘觀乎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下’之意……往往能把一幫武官得自慚形穢,愈發不敢吭聲。

    不過今年的情況不大一樣,因為武官隊伍裏有王賢這個舉人在,武官們都希望他能點什麽,替他們挽回點顏麵來。王賢卻自家事自家知,就憑他那肚裏的墨水,真要跟人家拽文,八成是要露餡的。好在那幾個文官並不稱呼他的官職,而是以表字相稱,顯然不想把他當成武官,話裏話外還頗為推崇……

    “仲德兄昨日可是大出風頭!”一個擔任對讀官的禮部主事一臉佩服道:“胡公子那個回文詩聯其實大有來頭,其實並不是他們現場所作,”著神秘兮兮的一笑道:“仲德知道出自誰的手筆麽?”

    “莫非胡學士?”王賢心‘果不其然’,也很好奇道。

    “不是胡學士,是解學士。胡學士學識淵博,在才氣上卻不如解學士,”那禮部主事笑道:“當年解學士還是《永樂大帝》的總裁官呢,”他著流露出回憶的神情:“那時候的解學士,是何等的風流倜儻、揮灑不羈,每日收工之後,必召集群僚、共飲作樂,或詩詞唱和、或作文字之戲。這個上聯就是有一次宴飲時,胡學士想出來的,可惜以胡學士之才,也沒想到下聯。”

    “誌成兄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王賢奇怪道。上車前眾人便相互見禮了,這禮部主事叫張文字誌成,王賢倒沒記錯。

    “誌成兄當年也是《永樂大典》的撰修之一。”旁邊的文官道。

    “失敬失敬。”王賢忙肅容道。

    “哪裏哪裏,”張主事麵露驕傲之色,又有些苦澀道:“《永樂大典》自然震古爍今,但在下不過是數百名撰修官之一,實在不值一提。”他還有半句話沒,但從他的落寞表情,眾人都知道他的意思……按照規製,對讀官都是年四十上下,五品到七品,有行止者擔任。這張文當年可是翰林出身,三十歲就官至六品,隻是因為參與了編寫《永樂大典》,他自然被劃為解縉一黨,這些年慘遭打壓,到現在還是個主事。不過張主事並不怨恨解縉,反而十分感激他給自己參與《永樂大帝》編修的機會,歎口氣道:“解學士泉下有知,知道仲德兄對出了下聯,想必十分欣慰。”

    解縉的死訊雖然並未出現在邸報上,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還是已經傳遍了京城。其實這也有王賢在背後推波助瀾的原因,否則消息傳出來的晚了,別人會誤以為是他的責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