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74章 聖意難測(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8924更新時間:2020-03-01 06:48:52

    朱棣對黃偐的話不以為然,他認為王賢和紀綱別苗頭是有的,王賢和太子感情還很深也是有的,但這都構不成王賢保護胡廣等人的理由。像王賢這樣的聰明人,如果為太子舍身而出還在情理之中,但是不會為一群江西佬出頭的。

    而且在帝王心中,文官不過是一群隻知道盆裏爭食的家犬,把他們捧得再高,也威脅不到皇家的江山。武官就不同了,那是一群虎狼,要是不對他們加以限製,他活著自然沒事兒,但等他百年之後,那是要把他的子孫吃得骨頭都不剩的。

    所以下人都覺著,朱棣是馬上皇帝,和那群靖難功臣稱兄道弟,對他們好的沒話,所以皇帝應該是重武輕文的。這樣想的人,都太傻太真了,就像朱棣打著維護藩王利益的旗號起兵靖難,等他一坐上皇位,削起藩來比他侄子還猛,隻不過手段更高了些而已。

    對於稱職的君王來,他的行為並不受感情的控製,而是由他屁股底下的龍椅決定的。朱棣頭腦十分清醒,為了朱家的江山千秋萬代,他是一定要推行重文抑武的國策。隻是之前朱棣因為下未靖,雖然有心提高文官地位,卻也得顧忌武官的感受。但現在四海晏然、已經不會再有大戰了,他就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所以年前朱棣翻看錦衣衛呈上的名冊,那句‘縉猶在耶?’紀綱給理解成皇帝嫌解縉還活著,其實是錯誤的。皇帝其實是覺著,解縉這些年遭得罪也夠了,作為下文人的榜樣,不應該再受折辱了。皇帝是想把解縉給放了,結果紀綱卻把解縉給殺了,這讓朱棣極不滿意,才促成皇帝想換個人來管詔獄的念頭。而王賢這個舉人,起來也算是讀書人,又是太孫的好兄弟,讓他來管詔獄,必能保護好牢裏那些文官。那些家夥雖然是鐵杆******不假,卻也是大明文臣的種子。皇帝把他們關在牢裏,讓他們避開二龍奪嫡的凶險風浪,又何嚐不是一種保護?

    這就是帝王心術,對你好不一定真就是想讓你好,對你不好,也不一定是真惡了你……就像皇帝把王賢推到北鎮撫司的位子上,看上去好像是莫大的信任和提攜,可那是把他放到最凶猛的野獸麵前,除了性命相博沒有第二條路。但饒是皇帝已經高看王賢一眼,卻還是驚喜的發現,他的表現比自己料想的還要好。王賢竟在勢傾下的紀綱麵前不落下風,甚至打得紀綱手忙腳亂。

    更讓皇帝感到欣慰的是,王賢這種正經舉人就是比紀綱那種肄業的諸生,要更能體會到聖意的變化,他上任之後主動交權刑科,明確北鎮撫司不奉旨意絕不出動,都符合皇帝收權的想法。這次王賢把科場案攪成了僵局,同樣符合皇帝的想法——按照紀綱安排的路子下去,皇帝隻能大開殺戒,然而大明朝已經死了一個首輔,不能再死一個了,不然文官徹底翻不過身來了。在皇帝看來,王賢顯然比紀綱更明白自己的心意。把案子攪合到這種程度,外人看不清楚,皇帝卻明明白白,進退自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