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二四章 誠惶誠恐(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8432更新時間:2020-03-01 06:52:33

    永樂年間官場有諺雲,‘前世?修,為官齊魯’。山東這地方,從金元時期就苦難深重,元末群雄爭霸,山東又是主戰場,更是慘不忍睹。到了本朝,偏又趕上靖難,山東是抵禦朱棣南侵的主戰場,在布政使鐵鉉的帶領下,山東軍民英勇作戰,讓朱棣吃盡了苦頭,幾度都要被逼上絕路。

    後來,朱棣沒法子,隻能率部繞過山東,直撲金陵,其實是放棄後路、亡命一搏,隻要沿途省份盡力阻擊,抑或南京沒有那麽多叛徒,能挫燕軍兵鋒,朱棣基本上就敗亡了。然而命所歸也好、建文太菜也罷,竟讓朱棣這看似毫無希望的行險一搏,把個京城金陵給奪下來了!

    京城一陷落,建文帝在皇宮大火中不知所蹤,下州縣傳檄而定,朱棣竟這樣坐上了龍椅,成了大明皇帝!之前忠於朝廷、英勇禦敵的山東軍民,一下就淪為了可悲的叛逆!朱棣奪取帝位後,親率大軍回兵北上複攻濟南,所過之處斬盡殺絕、寸草不留。大軍兵圍濟南,鐵鉉死守不肯投降,但終因寡不敵眾,城陷被俘,濟南也慘遭屠城……

    鐵鉉被押送到京師,見到朱棣時,罵不絕口,立而不跪!憤怒的朱棣令人割下他的耳朵、鼻子,煮熟後塞入他口中,問他滋味如何?鐵鉉厲聲忠臣孝子的肉有什麽不好吃?最後被淩遲處決,全家男丁為奴,妻女發教坊司為妓,飽受虐待而死……

    發泄完胸中戾氣,朱棣對山東的恨意仍未消減,苛捐雜稅遠勝他省,疏浚運河、營建北京,更是盡數落在山東的壯丁身上,每年幾十萬壯丁出去,能回來半數就不錯了……所以,山東父老對大明朝、對皇帝的憎恨,遠遠超過任何一省,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為官做吏,當有多悲催也就可想而知了。每年的稅糧肯定無法如數收齊、境內盜匪橫行、民亂頻仍,年年考績必定名落孫山,不要升遷了,就連能平平安安熬到轉遷別處,都是要燒高香的,至於罷官免職,實屬家常便飯,坐罪喪命也屢見不鮮。是以官員們將到山東做官視為畏途,稍有些門路的,都已避而遠之,剩下的都是些沒有靠山的、獲罪貶謫的、或者得罪了上官挨整的,總之就是一群沒有希望的可憐蟲。

    這些山東官員本來就朝不保夕,三大殿火災後,朝廷又將罪魁定為山東白蓮教,山東官員就更是惶惶不可終日了。山東的三位軍政大員,布政使儲延、按察使劉本和都指揮使馬忠三人更是整日會商,合計應對之策……查辦白蓮教的案子,是按察使的責任;但白蓮教藏兵於民,布政使亦責無旁貸;想要對付遍布全省的白蓮教徒,沒有軍隊是萬萬不能的,所以也離不開都指揮使。

    好在三司的衙門都在濟南府,三位大人碰頭倒也方便,商量來商量去,還沒商量出個章程來,又一個晴霹靂哢嚓一聲,砸在三位大人頭頂——皇帝竟派王賢為欽差,前來山東查辦白蓮、捉拿佛母!這可把三位大人嚇得夠嗆,王賢何許人也?那是上入地、殺神滅佛的當世頭號凶人!這些年,關於王賢的傳可太多了,真的假的、有的沒的,大明的官員百姓,都能上兩段,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是個極難對付的家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