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14章 大飛機運十(1/2)

作者:陶良辰字數:6618更新時間:2020-03-01 12:03:24

    “吳先生,你認為運十大飛機,果真有先天不足的致命缺陷嗎?”

    韓宣這樣問麵前的吳作權老先生說,這個問題從前世到今生一直存在於他心裏,現在遇到清楚內幕的當事人,哪有不搞明白的道理。

    老頭點頭回答道:“嗯,運十油耗高,材料學也沒現在先進,導致機身重量比國外產品重,而且艙內噪音也大,但這些問題並不是解決不了。

    從1980年9月26日首次試飛一次成功,到1985年運十共飛了一百三十個起落,最遠航程三千六百公裏,最大時速九百三十公裏,最高飛行升限一萬一千米。

    客艙按經濟艙一百七十八座,混合級一百二十四座布置,最大起飛重量一百一十噸,達到了大飛機的標準。

    最難的部分當初已經過去了,剩下些小麻煩,隻要資金到位,肯定可以攻克掉。

    現在都用超級電腦模擬氣動力布局,那時候隻能靠專家們手算模擬,一個月休息兩天,剩下的時間每天至少工作十二個小時,然後項目說沒就沒了,連主要資料都被別人搜走,之後再也沒有看到過,誰也不清楚去了哪裏,好幾個老朋友因此得抑鬱症。

    不過這些年我已經想開,運十大飛機項目的下馬,或許是在當時曆史條件下最好的選擇。”

    韓宣一愣,追問他:“為什麽會這樣說?”

    “因為當時我們國家的工業體係很落後啊。

    比現在落後了整整好幾個檔次,想要將它成功研製出來,絕不是追加三千萬就可以解決的,試飛進行到一半,經費就全被花光,很可能還要再投入十多億、甚至幾十億人民幣,才能把它真正弄出來。

    別人可能不知道,試飛期間出現各種故障問題,雖然外表看起來沒事,但其實從總的設計方案出來後,它就進入了一個很艱難的過程。

    許多東西我們國家造不出來,比如發動機,它是從波音公司購買的,另外不少重要零部件,也是從國外采購,使得造價高昂的同時,維護成本也大大提高,國內沒有哪家航空公司願意買運十,認為自己造不如花錢買。

    這不能怪那些設計師,隻怪華夏工業體係跟不上,當初國家剛從動亂中走出來,我向最高領導做匯報時候,告訴他們製造飛機需要的東西,可國家沒辦法弄到,重要技術被西方封鎖了。

    即使當年堅持下去,製造出來的產品,也隻能跟國外第一代大飛機的性能相比,於是項目悄悄被擱置,現在那架運十飛機,還停留在我們滬市飛機製造廠的倉庫裏,偶爾我會去看看它......”

    “唉,錯了啊。

    丟掉的不隻是一個產品,而是華夏航空航天業賴以發展的技術開發平台,二十年前做不到,隻要把那套東西保留著,現在未必做不到。

    可惜一棒子全部打死,浪費了前期投入的十幾年研究成果,那時應該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大飛機開發體係,未來得從頭再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