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章(1/3)

作者:古夜凡字數:11528更新時間:2020-03-02 00:07:11

    經過分析,裏昂在腦海中,對泰安城的設定,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對於具體行動的某些關鍵點,也越發明確了。

    “我軍有對講機,隻要不進山裏,並且不超出三公裏的範圍,那麽就能保證聯係可以沒有通行無阻。我準備派出足量的偵察騎兵,先對泰安周圍的地形環境,尤其是泰安的西部地區,展開詳盡的偵查。在偵察騎兵之後,再派出五支行動部隊,每支行動部隊安排一千士兵,執行清剿任務。而且,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們要與偵察騎兵保持緊密聯係。”裏昂一邊看地圖,一邊安排任務,“同時,這五支清剿部隊,每兩個部隊之間的相距間隔不能太遠,相互之間必須保證能及時支援彼此。這樣做的話,一旦其中一支部隊,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那麽其餘部隊也能非常快地展開支援行動,並且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在裏昂做出了行動安排之後,一直站在他身旁,認真聽取行動指令的王開威參謀官,在審慎地想了想之後,提出了一個補充建議,道:“司令,我建議部隊清剿,人數在一百以上的青壯團夥。”

    王開威,是裏昂極為欣賞的一位參謀官,他最為出眾的,就是他的冷靜和精準的判斷力,他做出的很多決策,所以,在眾多下屬軍官中,裏昂對王開威,一直有著很高的信任度。

    因此,王開威提出了這個補充點,讓裏昂瞬間停止發號施令,陷入認真的思索中。

    但不是所有參謀官,都是和王開威一樣的看法。興許是看到裏昂陷入沉思,似乎是在考慮王開威的建議,甚至真的準備接受這建議,要去剿滅人數達到一百人次的團夥,對此有不同看法的另一名參謀官,馬上提出了異議:“不可!這樣的判斷依據太過於籠統,要是誤殺平民,那可怎麽辦?眼下我們最重要的是爭取人心,如果興華軍做出了濫殺無辜的事情,恐怕會讓好不容易嚐試接受興華帝國為統治者的夏國老百姓們,瞬間喪失對帝國的信心。”

    這樣的擔憂,倒也不是杞人憂天,裏昂聞言,當即點點頭,表示理解。事實上,這個做法,的確也是有一定的風險。因為興華軍剛剛取得對泰安縣城的掌控權,在這段政權還未穩固的階段,興華軍的任何一個大的錯誤,都有可能會導致民心不服,甚至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引發意圖推翻興華帝國統治的民間暴亂。

    還沒等裏昂說什麽,王開威倒是已經一臉嚴肅地,開始解釋自己的判斷,道:“關於這個問題,其實無須過分擔心。夏軍在陽城以西地區,實行了堅壁清野的策略。說明泰安城以西,幾無平民,至少是不會留下多少身強力壯、甚至具備戰鬥力的青壯年。所以,就算這些地區還有民眾留下,恐怕也隻是花梨鎮的一般老弱婦孺。正因如此,我們是可以大膽地推測,如果有一百人以上的平民聚集成群,而且還是身強力壯的青壯年的話,這些人,就不可能會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如果他們不是夏軍士兵假扮的人,那就隻會是不聽夏國號令的山賊。對付這些人物,我們再怎麽剿滅,也不為過!”

    王開威的話,字字句句,都有理有據,讓原本不認同他的建議的人,也變得無話可說。

    兩方的觀點,各有道理,但是立場不同,自然結論不同。裏昂見氣氛有些不妙,便適時地開口化解尷尬,說道:“王開威的推測,不無道理,可以作為清剿部隊的判斷準則,隻是,正如大家的擔憂,為了提高清剿行動的準確性,在王開威的建議上補充一點,也就是要將判斷的標準再提高一些,全軍補充一條,可以不經過請示,剿滅二百人的武裝團夥。”

    裏昂雖然是都接受了雙方的意見,但其實也沒有特意傾向於任何一方的見解。裏昂很清楚,作為一個領導者,雖然應該鼓勵下屬軍官,多提出一些有利於行動的觀點說意見,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公道平和的判斷,才能防止在參謀軍官中出現內訌的跡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