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四十八章 一些日常(1/4)

作者:古夜凡字數:12182更新時間:2020-03-02 00:15:41

    不過,雖然按道理來說,這所綜合學院的基礎製度,很符合易星辰的要求,從教育的角度,也很適合於培養綜合素質足夠高的人才,但是,易星辰其實沒有辦法在帝國全麵推行這樣的教育製度,至少目前還因為資金和國情等因素的製約,而無法全麵普及。

    目前在帝國,教育部方麵,主要還是以培養教師,在各地縣城,官民一同興建小學,推行華語為基礎,接著,再建立一套升學製度,百裏挑一,把小學畢業生,推送到各大城市建立中學學習各種職業技能。優秀者,才能送往綜合職業學院。

    根據易星辰的了解,這所礦場的綜合學校,雖然教育和管理製度方麵,從目前的整體執行效果來看,還算是運行得當,但這當中,還是存在著好些不足的地方。

    這所學校,位於礦場區域,而礦場的礦工,本是以剛隆人為主,再加上這批剛隆工人的人數眾多,當中也有不少優秀人才,因此,整個學校的教師,也有六七成是剛隆人。這本不是什麽特別的大事,但是卻因為在這些工人之中,有外來人的緣故,反倒是不可避免地,讓剛隆人的小團體意識出現了。

    許多時候,剛隆人教師,因為這樣的不公平意識,總是不知不覺間,又或是為了能夠改變剛隆人的地位,剛隆教師,會傾注更多的精力在教導剛隆人子弟的身上,也會或輕或重地直接表達出對剛隆子弟的喜愛之情。

    這就形成了一種教育傾斜,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不公平,還會衍生很多負麵的情況。一來,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興華帝國其他地方的礦工子弟,難以在學校裏得到剛隆本地人子弟的認同,甚至更為嚴重地,會出現被排斥的情況;二來,也自然而然地會影響其他地方的礦工子弟得不到合適的教育,甚至沒有得到同等的教育資源等等,而導致成績下滑。

    因此,除了剛隆人,其他礦工子弟會感覺很難去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帝國教育部想要鼓勵其他地區的平民子弟入學的話,也隻會越來越難。因此,為了保證同樣有機會受到教育,反而有不少礦場的礦工,會選擇把子弟送到興華新城就學。

    這個情況必須及時阻止,要不然,如果蔓延下去,反而會變成分化帝國文化教育的潛在危機因素,嚴重的話,就會誘發不平衡的情緒,還會非常不利於帝國的統一。

    縱觀這所綜合學校的情況,其實已經是處在這個危機的邊緣,如果不是帝國有硬性規定,任何一個教育機構,都必須保證以華語和劍士課程這兩門必修課為基礎,而且指派人員擔任主持校務的校長的時候,也是確保教授華語和劍士的教師都由教育部親自選派的話,很可能這綜合學校的情況還會更加嚴重,因為如果連課程和教師都是剛隆國的,那沒準就就會變成一所徹頭徹尾的剛隆人自己的學校了。

    那是絕對不被允許的,那樣的學校,是完全不符合帝國的要求。要知道,當初帝國教育部費心費力創辦這所礦場綜合學校,可不是為了服務剛隆人的,而是為了整個礦場的礦工子弟。當初是以能夠安頓好礦工子弟,保證他們的福利為出發點,以便讓他們更為安心地在礦場工作,絕不能任由其發展成為今天這樣不平衡的狀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