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87章 鞠國之鞠(1/2)

作者:救心玩字數:4992更新時間:2023-11-02 20:50:11

    “兄弟,你咋這樣稱呼北宮大師......”端木水塘想指責辛然,對師道的大不敬,卻一時不知道怎麽說好。

    “嘿嘿,哥哥,這你可別見怪。”

    辛然嘻嘻笑道:“俺跟北宮先生,雖然有傳藝之實,卻無師徒之名。他叫俺小家夥,俺叫他老家夥。俺們倆,是無話不說的忘年哥們。”

    “那你說說,北宮先生在蹴鞠上,都教過你些什麽?”琳娜公主翻著白眼,極不放心地問。

    “蹴鞠一詞,最早見於《史記蘇秦列傳》上。蘇秦遊說齊宣王時,誇讚臨苗說:‘臨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就是用腳踢,‘鞠’是指皮製的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有直接對攻、間接對攻和白打三種方式。因此,凡蹴鞠者,又多是吹竽、鼓瑟的高手。俺那沒有師徒之名的老師北宮先生,就是竽、鞠二絕王。這種說法,有俺的端木哥哥為證。至於對不對,俺就不知道了,姐姐隻管問水哥哥便是。”

    辛然說到這裏,頓了頓,又開始滔滔不絕、抑揚頓挫地說了起來:

    蹴鞠是無極帝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蹴鞠比賽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有球門的蹴鞠比賽,又可分為雙球門的直接競賽和單球門的間接比賽。雙球門的直接競賽,分兩種。都設有鞠城,即球場。球場為東西方向的長方形,周圍有短牆。

    一種是雙方各有一個球門的,比賽雙方各有一個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門;場上隊員都是十二名。另一種是,球場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亦稱“鞠室,雙方各出十六人。雙方進行身體直接接觸的對抗,就像打仗一樣,踢鞠入對方球門多者勝。

    單球門的間接對抗比賽,是由雙球門競賽演變而來的。

    單球門比賽,是球門設置地鞠城中間,球門中間有個直徑兩尺多的“風流眼”,雙方各在一側,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能使之穿過風流眼多者為勝。

    無球門的散踢方式,稱作白打。由於不受場地限製,踢的人最多,曆史也最悠久。有一人到十人場戶等多種形式。

    白打主要是比賽花樣和技巧,亦稱比賽為“解數”。

    每一套解數都有多種踢球動作,如拐、躡、搭、蹬、撚等。

    上述之外,蹴鞠還有多種方式,有比賽巔球次數的“打鞠”。

    有場地中間掛網、類似網式足球的”白打“。

    有多人參與拚搶的“躍鞠”。還有了設立球門的比賽。

    這種方式每隊有一定人數和固定位置,規定隊員隻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動。

    後世曾經發現過一份無極帝國蹴鞠的出場名單:

    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頭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

    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

    被後人稱之為:人類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